三杯茶

〖三杯茶〗

十五、摩顿森在行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我和恰克波的谢尔联络过,请他撤回‘法特瓦’裁决。”萨耶‘阿巴斯叹了口气,“但是他拒绝了。这个人没有遵循伊斯兰的教义,他只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摩顿森想,霍尔尼如果能坐在这里,肯定会高兴得不得了。他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建第一所学校前,人人都想把学校迎进自己村里的景象。霍尔尼曾劝告他,不要厌恶这些积极争取的村民:“那些请你吃饭、想贿赂你的村庄,村里的孩子们也需要学校。”

摩顿森想起他在常嘎吉家乡遇到的牧羊的孩子们,他们是那么渴望学习。摩顿森提议,在常嘎吉的村庄库阿尔都也盖一所学校,因为村里的人们已经同意捐地了。

“那么,葛瑞格医生,”古拉姆·帕尔维用笔尖轻敲着桌子,“我们今年先建哪一所学校呢?”

“全部都建,如果安拉愿意。”摩顿森说。

葛瑞格·摩顿森觉得生活节奏一下子变快了。他有一栋房子、一条狗、一个家庭,而且在离开美国之前,还和塔拉商量再添个孩子。他盖了一所学校,被一位愤怒的毛拉威胁过,筹组了美国的理事会,还有一个既不光鲜也不亮丽的巴基斯坦团队。他的帆布背包里有属于中亚协会的五万美元,银行里还有更多的钱。巴基斯坦的孩子们长久以来遭受的痛苦,已经堆得像布劳渡河周围的山峰一样高,但头上高悬着刀子一样的“法特瓦”禁令,谁晓得他还能在巴基斯坦工作多久?现在是全力以赴的时候了。

整个春天和夏天,摩顿森像个苦行僧一样,坐在丰田车里到处奔波。工地缺水泥,他就赶快补货送水泥;帕克欧拉村子的学校屋梁没有装好,他又忙着把玛克玛送过去补救;稍微有点空闲,还得赶到斯卡都的木匠工厂,查看五百套桌椅的赶制进度。

三所学校都即将提前完工时,摩顿森又展开了下一轮的计划。帕尔维告诉摩顿森,在印度河南岸一个叫托尔古巴拉的村子里,五十名女学生挤在一所只有一间教室的学校里上课。手头还剩不少建材,摩顿森决定帮那所学校加盖两间教室。

摩顿森在胡歇艾河谷参观过穆札佛的村庄哈尔德后,也答应村民明年在那里盖一所学校。他又听说附近康代村的学校遇到了危机,当地老师已经两年多没领到薪水了,而一位名叫古拉姆的老师,在这种情形下仍然努力教育九十二名学生。摩顿森听到这个消息后气愤不已,立刻垫付了古拉姆的薪水,并且又聘请了两名老师,以减轻古拉姆的教学负担。

摩顿森在巴尔蒂人中间留下的美名,很快传进了萨耶·阿巴斯耳朵里。阿巴斯寄了封信到印度饭店,邀请摩顿森到自己家中做客。

客厅里,摩顿森、帕尔维和阿巴斯三人盘腿坐在上好的波斯地毯上,阿巴斯的儿子奉上盛在粉红色瓷杯中的绿茶,以及用瓷盘盛着的甜饼干。

他花了四万八千美元,买了一辆军绿色丰田吉普,车子马力强劲,完全适合在路况复杂的喀喇昆仑地区行驶。他雇了一位经验丰富、头脑冷静的烟枪司机,名字也叫侯赛因。侯赛因很快买了一箱炸药放在乘客座位下头,以后如果遇到落石,他们不需要再等政府派修路工人,可以自己炸开道路。由帕尔维和玛克玛负责杀价,摩顿森在斯卡都购买了足够的建材,等到冻土一融化,就可以同时开展三所学校的建设工程。

四月里一个飘着细雨的下午,摩顿森在加油站的油泵旁边和萨耶‘www.44pq.com。帕尔维告诉他,在阿巴斯了解他之前,他们最好在公开场所碰面。加油站离饭店不远,人来人往十分繁忙,所以是最好的选择。

阿巴斯带着两名助手,两个人都蓄着大胡子,十分警惕地守在他身旁。

阿巴斯瘦瘦高高,额头上缠着漆黑的头巾,胡须按什叶派学者的方式修剪得十分整齐。他透过老式方框眼镜,上下打量眼前身穿巴基斯坦服装的高大美国人,然后才伸出有力的右手同摩顿森握手。

“愿平安降临于您。”摩顿森把手放在胸前弯腰行礼,“很荣幸能和您见面,www.44pq.com。”他用巴尔蒂语说,“帕尔维先生对我形容过您的智慧,还有您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古拉姆‘帕尔维平静地解释了“法特瓦”的事,当初的愤怒已经平息下来。他安排了摩顿森与萨耶·阿巴斯·瑞思维会面。阿巴斯是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宗教领袖。

“阿巴斯是位好人,但是对外国人有戒心。”帕尔维说,“向他展示你对伊斯兰的尊重,以及我们所做的事。他或许能帮我们很大的忙,如果安拉愿意。”

还有另一位宗教学者,谢克·穆罕默德,也不喜欢恰克波那位谢尔,他和儿子一起请愿,希望中亚协会能在他的村庄喜玛斯尔建一所学校。他还写信到阿亚图拉最高宗教委员会,那里有全球什叶派地位最高的宗教神职人员,可以判决这个“法特瓦”究竟是否合理。

哈吉·阿里说他已经和各村的代表商量过,大家决定把第二所学校建在下游河谷的贫穷村庄帕克欧拉,整个工程由哈吉·www.44pq.com。

泥水匠玛克玛是科尔飞建校团队中表现最专业的人,他也请求在家乡朗嘎建立学校。他还表态说,他的家人都是技巧熟练的建筑工人,能很快把学校建好。

“有一些欧洲人到巴基斯坦是来毁灭伊斯兰教的。”萨耶·阿巴斯事后说,“我一开始也担心葛瑞格医生和他们一样。但那天在加油站里,我看清了这个人的心。虽然不是穆斯林,但他是个高贵的人,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孩子的教育。我当即决定尽一切所能帮助他。”

摩顿森花了超过三年的时间,经历过错误、失败和耽延,才把科尔飞的学校从承诺变成现实。他从中学到了很多教训,加上终于有了足够的经费,还有更多朋友和热心人的帮助,这一次,中亚协会只用了短短三个月,就建成了三所学校。

玛克玛说话算话,他和家人们一起,带头建造朗嘎村的学校,只花十个星期就完成了工程,而且质量丝毫不比科尔飞的学校差。在房屋建造动辄要花几年时间的巴基斯坦地区,他们的速度前所未见。虽然朗嘎离斯卡都只有十二公里远,但除非孩子们自己承担到斯卡都私立学校就读的学费和交通费,否则就没有地方读书,因此朗嘎的孩子们绝大多数都没上过学。经过一个春天的辛勤工作,朗嘎村孩子们的命运从此改变。

帕克欧拉的村长,哈吉·阿里的朋友哈吉·穆新,同样全力以赴。他说服大部分村民,在学校建好之前不接任何登山队的向导和协作工作。他迅速组织起一支人数众多的建设团队,虽然没有经验,但热情洋溢。当地的建筑承包商扎曼推掉了军队的营建工程,带领大家在白杨树丛下建造了一所马蹄形的漂亮学校。“扎曼的工作成绩真是不可思议。”摩顿森说,“巴基斯坦北部最偏远的村落,竟然可以在十二个星期内盖好一所学校,而且品质很好。”

在常嘎吉的家乡库阿尔都,村里人坚定地表示,保证让学校建造成功。他们特别捐了一块儿位于村庄中央的土地,还拆掉一栋两层的石楼,这样学校就可以建造在黄金地段。库阿尔都学校的建筑远远超过了一般学校的标准。村民们先打好两米深的石头地基,又把学校的墙也砌成两倍厚,他们决心让学校永远骄傲地挺立在村子中心。

十五、摩顿森在行动 (第2/3页)

厅里,苏利曼微笑着坐在摩顿森身边。他把手插在开始发福的腰间,一边抽着摩顿森从美国带来的万宝路香烟,一边描述在大城市开出租车遇到的各种新鲜事儿。苏利曼属于占巴基斯坦人口多数的旁遮普族,从来没到过山区,也从没想到,北部山区的居民除了当地语言外也会说乌尔都话,所以他兴奋地讲个不停。

透过大厅的玻璃墙,他们看见穆罕默德·阿里·常嘎吉穿着白袍路过。

阿波拉扎克朝前倾了倾身子,压低声音开玩笑地说,常嘎吉成功征服过来斯卡都的一对姐妹花,她们同是一支登山队的队员。

“没错。”苏利曼一边用乌尔都语说,还一边用力点头强调。一桌人哄堂大笑。

阅读三杯茶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