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六十章:一场战役定下的新国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谈判只好中断,拖了半个月仍未能展开新的谈判,我有点恼火了,就下令把12万红军俘虏全部送到我国的西北修铁路去。要控制刚被龙战天圈进我国版图的上百万平方公里的中亚地区,没有铁路这种钢铁大动脉,我的控制力将是微不足道的。

苏俄代表在知道这件事情后立即向魏长安提出强烈抗议,并认为我国没有一丁点的谈判诚意。魏长安则按照我的指示回答说,什么时候谈判结束,什么时候才会遣返战俘。而且是按谈妥一公里的国界线就释放一个战俘的原则进行。在我算来,谈下来的国界线就算有一万多公里,大不了就释放一万多战俘,我至少还有十万战俘在手中。

由于整个红军现在都弥漫着一股失败的气氛,整个国内战场上红军都处于守势。列林为了尽快结束与中国的争执,并希望尽快解救被中国俘虏的战俘以便重新武装后投入到南方和西方战场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场被命名为“新托会战”的战役被记入了历史,交战双方总共投入了超过四十五万的兵力,而第7集团军仅用13万余人便全歼了伏龙之32万苏俄红军,“虎威军”的威名也从此响彻全球。此战,我军共战斗减员达3万人,但却击毙了包括伏龙之在内的2名大将,2名上将及以下共15万人,俘虏了12万人,仅有5万余人四散逃走。此战后,苏俄的东线局势已完全失控,张云义顺势夺取了鄂木斯克,然后推进到乌拉尔山东麓。

在南线,虽然有斯大宁亲自坐镇,也打了几个胜仗,但东线伏龙之的全军覆灭的消息也使整个红军弥漫着一股失败的氛围。而且此时,美、英等国支持的尤登尼奇也挫败了红军,并刚与苏俄签订了停战协定。列林这时候才想起差不多一年前我国政府发给他的外交照会,要求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收回被蛮清割让的领土。立即发来电报表示同意我国照会,并开展边界谈判,还请英国进行斡旋。

刚刚回到北京的我为了迅速结束战争,以便全力投入国内建设,同时也为给英国外交大臣寇松一个面子,也就同意了列林谈判的请求。

在刚刚结束的巴黎和会上获得外交成功的魏长安在接到我的命令后,推迟了回国的日期,留在巴黎等候苏俄的谈判代表。12月7日,双方开始正式谈判,最初苏俄只同意中国收回被蛮清政府割让出去的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魏长安在我的指示必须至少得到贝加尔湖地区的要求下,充分发挥其政客本能,寸步不让,要求以现在的双方实际控制线划分新国界。也就是说,整个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均属我国。这个过于苛刻的条件,苏俄当然不可能答应。

接下来,双方都要各自退让一步。苏俄要求先停火,并交还战俘,并许诺在完成这两项条件后,将在远东领土问题上作出一些让步。魏长安何许人也?对这种空头支票当然是嗤之以鼻,也甩出了一个方案,我军停止继续进攻(主要是鄂木斯克至乌拉尔山的铁路被红军游击队破坏得差不多,我军补给非常困难,实在无力再继续进攻了),并不再为邓尼金的部队提供武器(但并没说不准许英、美等国的援助通过我的控制区,也没有说为邓尼金的部队退入我方后提供保护)。这样的条件,我都认为苏俄不会答应,不由得在心底里佩服魏长安这支政治老狐狸。

第六十章:一场战役定下的新国界 (第2/3页)

发现,炮击区域几乎全成了“月球表面”,没有一具完整的尸体和地形表面。战后估计,仅这三十分钟的炮火急袭,至少造成苏俄红军4至5万人死亡。红军的斗志也在这次可怕的炮击中丧失了,随着炮火继续向红军出发阵地延伸,红军部分士兵终于出现了逃跑的迹象。

中午时分,商云义的2个师也击溃了叶戈罗夫的主力,叶戈罗夫阵亡。消息传到伏龙之那里,迫使他不得不准备作最后一搏。下午4点,伏龙之将托木斯克城区作为主突破口,将主要兵力约5万人放在这个方向。随着柯去恶将最后2个师的预备队派到托木斯克郊外的高地上彻底堵住托木斯克的出口后,柯去恶便下令让正在城区进行巷战的部队撤离城区。而伏龙之不知道城外的出口已被堵住,将大部分红军部队转进至城内,准备从城区通过。他在进城后才沮丧地发现,出口已被我军彻底堵住,经过几次强有力地试探性进攻后,损失惨重的代价使伏龙之明白突围已成为不可能。

柯去恶在得知伏龙之大部进城后立即令大军将托木斯克包围得水泄不通,并连夜拼命构筑战壕等工事。随后他又下令炮兵部队对城区进行无差别射击,反正里面没有中国军人和平民,房屋、建筑等也都是俄罗斯人修建的,炸了就炸了。我在知道苏俄红军进城后便让柯去恶想办法逼降,而柯去恶的做法也恰好符合了我的思路。

10月31日,走投无路的伏龙之为了不让更多的苏俄红军无谓地送死,在下达了向我军投降的命令后,吞枪自杀。当疲惫不堪的苏俄红军全部面带着惊恐的神色放下武器时,我军立即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柯去恶在第一时间给我发来了电报,我在赤塔一接到电报便长吁了一口气,闭着眼坐在了椅子上。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