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一百一十章:香港回归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23点40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27年6月30日下午14:00,我正式下达命令:中国铁血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从7月1日零时起履行香港防务职责。6月30日下午14:30分,“重庆”号和“武汉”号大型破交巡洋舰驶入维多利亚湾,开始为海军第15巡逻分队进入昂船洲码头进行护航和清理航道。晚上21点,驻港部队先头部队1105人乘坐50辆军车和36辆装甲车越过边界,进入香港,并立即向威尔斯、石岗、赤柱、昂船洲等几大军营进发。21点半,共和国中央卫队511人护卫着我与观礼的铁血高层进入香港。

沿途我看到,无数香港市民挥舞着国旗在昏暗的街灯下兴奋地呐喊着,有好多香港民众不顾天黑路坑,更不顾正在维持秩序的警察的拦阻,一路跟着车队奔跑,高呼着各种口号。在每一个稍大的路口或广场,舞狮队和舞龙队竞相献艺。至于鞭炮,由于害怕这样响亮的声音会掩盖某种“非常不友好”的声音,所以民间施放鞭炮被完全杜绝。改为由新成立的香港市政府统一在原香港总督府前的花园广场施放烟花。

22点,驻港部队先头部队完全接收了几大军营和重要据点、码头等地。撤离出来的英军士兵也陆续登上了停泊在维多利亚港的英军运输船。同时,驻各码头的英军海军舰艇也陆续撤离各各自的基地,集中在此。22点半,当我的车队到达九龙后,我们下车登上了最新服役的排水量达到了4500吨的大型训练舰“郑和”号,在两艘巡洋舰的护送下,抵达香港岛。

进入香港交接仪式所在地的香港总督府后,卫队里除了200余人继续留下来保护我与铁血高层外,其余立即进入附近较高层楼房,上百名狙击手也占据了附近的所有制高点。更多的明暗便衣也活动在附近,保卫着中英两国高层人员的绝对安全。受场地限制,参观此次仪式的总人数控制在3000人以内,所以,各国政要成为主要见证者,而全球华人、华侨只有不足600人。但全球各大媒体的记者群则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4500人。这远远超过了中国收回台湾时各国到场的记者数,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各国更加重视英国,并对中国、日本这样的亚洲国家仍有一定的歧视态度。

考虑到英国“客人”的心理状态,到达总督府后,我们按照最初的安排,没有与英国代表寒暄,径直坐在了主席台的另一部分。坐在主席台的中国代表团除我之外,还有政府总理赵天赐、副总理张英、铁血军副总司令李长山、国防部长郑耀邦、外交部长魏长安等。而英国方面在主席台就坐的有英国王储爱德华王子、外交大臣卢嘉、国防大臣罗斯蒂尔、殖民地大臣莫斯和离任的末代港督金文泰等。

第一百一十章:香港回归 (第2/3页)

绝对是个非常吸引男人的事情,何况这个对象又是那样美丽和高贵。所以,我有些敷衍地应对了赵天赐。但我也明白,目前还不是继续与雪瑞尔保持密切关系的时候,无风无浪地收回香港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李长山作为中国铁血军的二把手和陆军的首脑,在此次香港交接中,为了体现中国军人的优良素质,为国家争取更多的荣誉,早在去年就开始下令进行驻港部队的选拔和集训。此次,更是亲自坐镇广州,并向集训完毕的驻港部队下达了死命令。另外,为了保障此次交接仪式顺利进行,不给任何势力任何可乘之机,他还以铁血军副总司令的身份要求整个广州军区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海军南海舰队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随时应付可能的突发情况。

由于在先前的谈判中,中国政府明确表示首批进驻香港换岗的驻港部队人数绝对不低于当时英军驻香港部队的人数。所以,整个铁血军驻港部队总人数达到了7328人。差不多一上师的兵力,但这七千多人包括了陆海空三个军种。地面部队由第1集团军、第1装甲集团军各一个团,加上其他部队抽调的精英部队共3个团组成,人数为4822人,拥有500辆军车和168辆装甲车。海军则由南海舰队的第15巡逻分队构成,拥有2艘护卫舰、4艘巡逻舰和10艘巡逻艇,共计16艘舰艇,加上驻守码头的一个营的海军陆战队官兵504人,总计达到了1851人。空军则主要以侦察机为主,总计拥有最新式的6架“铁血二号”型高速侦察机和3架兼具有一定侦察能力的“中华一号”型双翼运输机,加上驻守机场的一个连的空降兵,共计612人。最后是驻港部队的高层及文职人员43人。

英国殖民时期的香港,虽然也有大量的华人在警察局担任职务,但主要以普通巡警为主,而稍高一层的警务人员几乎是清一色的英国人。因此,此次交接,中国政府也派遣了大量的警察力量来弥补英国人撤走后的空缺。鉴于香港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本次入驻香港的警务人员基本上都是广东人。总数达到1854人的警务人员全都在国内受过最严格的训练,更有许多情报官员进入,他们将在香港维持整个港岛地区的社会秩序,并对已经形成黑社会的各帮派团体进行严厉打击。当然,也有些帮派会被纳入情报部门麾下,在中国情报部门的扶持下发展壮大,散布全球进行活动。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