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一百三十章:危机从地狱中苏醒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33年6月16日,罗斯福政府制定了旨在整顿工业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其内容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宗旨是订立可免受托拉斯法案限制的公平竞争规约;第二部分提出要成立“公共工程署”,并为此拨款33亿美元。罗斯福称之为“向工业界提出的艰巨任务”。7月又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如愿意合作的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规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200万雇主接受了“一揽子规约”。在“新政”中,“救济”是一个主要方面。在进行直接救济的同时,更主要的方面是以工代赈。罗斯福上任后从一开始就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兴办大规模的公共工程,以扩大政府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35年4月28日,罗斯福正式宣布工赈计划,明确规定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

虽然罗斯福的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正对了美国经济衰退的“病症”,但他却忽视了一件事情:在危机中,中国已经将美国将近一半的工业运到了中国,其中损失最重的就是重工业。美国除了大力扶持重工业外,别无他法,否则,其巨额财政赤字仅仅依靠农业和加工业的税收是无法平衡的。但重工业却又是投资巨大,见效比较缓慢的产业。为此,美国不得不再一次挖空本国的矿产资源,来进行重工业的原始积累。由于重工业的失衡,使得美国的国家安全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生存下去还是富裕起来,美国选择了前者。公共工程署的主要职责已经从最初的民用公共工程转向发展军事力量的军事工程中来。

大量的军工设备被重新制造,来自政府的巨额订单使得各大军工企业开足马力向全球范围内订购各种机器。他们要用这些机器的生产来满足政府巨大的胃口。美国在不由自主中进入了国民经济军事化。与其它强国相似的是,美国也一直重视海军的建设,而对陆军则没有太多的重视。此时的罗斯福,这个一直对海军充满向往的总统(如果不是被父亲逼迫进入哈佛学习法律,他已经进入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成为一名海军军官),因此他对任何加强海军力量的事情都充满了兴趣。

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颁布后不久,他就敦促国会同意了立即开工建造剩下2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并同意开工更新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在纽波特纽斯船厂开工时,美国集中全国的工业力量优先保证了船厂的各种设备的完善。原本被中国搬空的船厂仅用了2个月,便重新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当然,这也主要是因为中国当初购买设备时,无法将一些基础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百三十章:危机从地狱中苏醒 (第2/3页)

足而有偿付能力的健全货币。

为了兑付在就职演说中许下的承诺,罗斯福打破传统,立即采取了行动。他指示财政部长威廉•;伍丁起草紧急银行法案,并要求国会于3月9日举行特别会议,宣布全国银行休假4天。在这4天里,为了解决银行货币短缺,美国政府委托联邦储备银行根据各银行的资产发行货币。授权复兴金融公司用购买银行股票的办法提供流动资金。由财政部对全国银行采取逐个审查并颁布许可证的制度,审查合格者方给予重新开业的执照;当然,华资银行在第一批就被审查通过。为了尽可能多地提供流动资金,就需要国家印钞局大量印制纸币,并使国家进行通货膨胀。而这样一来,就必须放弃金本位制的货币政策。3月10日,罗斯福下令禁止黄金自由输出,4月5日又下令,所有居民必须在5月1日前将储蓄的黄金出售给联邦储备银行。并于6月5日敦促国会通过一项法令:反公私契约中,订明需用黄金支付的条款,一律无效。

但由于在此之前,中国就已经将美国政府及民间的黄金收购了1/3以上,所以,其宣布的法令虽然也很有成效,但远不如历史上的美国,总算在3月13日,银行复业后,产生的积极存款的效应。为此,罗斯福不得不提前宣布美元贬值,而且贬值幅度之大,令世人惊讶。50%!这个惊人的数字让我突然发现,中国手中的龙币突然非常值钱了。罗斯福的“新政”不仅对美国起着复苏的作用,也对中国起着增加利益的作用。看来,我应该感谢罗斯福同志。

整个33年,罗斯福就颁布了数十项法令,主要集中在恢复金融信用、救济、恢复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银行的存款终于超过了提出的数量,金融系统总算基本稳定了。从33年5月开始,新设立的农业调整管理局着手开展了一场雷厉风行的行动,在春夏两季有计划地犁掉了大约1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屠宰了大约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几千万头牛和羊。同时33年至34年又发生了大面积干旱,再加上农业生产的下降,物缺则贵的无情法则终于发生了作用。农产品价格开始回升,到了35年,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翻了一番,终于逐渐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