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一百三十一章:欧洲宪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同意大利结盟对于希特勒来说,是很容易作到的,因为希特勒一直就比较“欣赏”墨索里尼,甚至在二十年代中,希特勒还使用过墨索里尼的招数夺权,可惜没有成功。但对法国,希特勒则怀有极为矛盾的心情。一方面,一战时期及以后的法国对待德国确实可以用“态度恶劣”来形容,这极大地刺伤了德国民众的心;另一方面,法国目前也处在大危机中,不能为德国经济复兴作出什么样支持。对此,我向希特勒提出建议:取消三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可加速三国之间的经济融合,迅速提升三国的工农业生产。而且意法两国的殖民地还可为德国提供大量的资源和还算过得去的市场。希特勒权衡再三,终于同意了我的建议。

为了获得法国的支持,我让魏长安与新月一起到欧洲,两人名义上是以加强三国同中国的政治、经济联系而去,事实上,他们将肩负着说服三国领导人,以期达成一个秘密协定。两人的访问还算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34年1月,www.44pq.com,邀请他们于2月到巴黎与之会谈。这立即引起了英国的恐慌,英国首相张伯伦立即表示,www.44pq.com。罗斯福也表示,不能接受三国背离自由民主世界。但三国并没有理睬美英两国的照会。

34年2月6日,三国元首在波旁宫举行正式会议,但因大危机而兴起的法国法西斯组织却发动了暴乱,甚至一度包围了波旁宫。企图敦促勒布朗解散议会,推翻现政府,成立由法西斯党组成的政府。但这次暴乱却被闻讯赶来的军队迅速镇压了。不过此事却给三国达成同盟的会议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兴登堡当天就离开了巴黎,墨索里尼则兴致勃勃地慰问法国法西斯党徒,勒布朗则因此事对法西斯更加痛恨。看来,短时间内,三国的矛盾还是相当尖锐的。当然,美英两国则不会放弃这次事件,宣称这是法国自由民主的胜利,并宣布坚决支持勒布朗对法西斯的镇压。

但勒布朗则非常清楚,要想使法国摆脱目前的经济危机,只有依靠中国的帮助,并且按照我提的建议那样,融合三国经济版图,形成一个更大的市场,才能产生足够的消费,最终拉动工农业生产。但此时的法国也因为法西斯党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百三十一章:欧洲宪章 (第1/3页)

面对全世界的扩军备战,尤其是海军中的主力战舰的疯狂建造,使中国面临着强大的压力。除意大利和法国外,英国一直对中国就怀有某种敌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极力支持日本的发展,甚至还缓建了英日同盟。美国虽然在初期对日本持有不满的态度,并大力扶持中国,但当中国真的发展起来后,美国政府终于开始转向了日本。尽管中国一直对美国保持有较好的姿态,并给予美国较大的利益。但在此次危机中,中国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用一些合法但不太义气的手段,狠狠地从美国身上捞了一把。最终将美国彻底倾向日本的时间大大提前了。

英国在新加坡的远东舰队仍保持有较强的实力,美国也加强了珍珠港的海军力量,至于日本,则更是举全国之力发展海军。中国在太平洋上面临的来自海上的威胁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现实的压力。美英日三国的外交官也从34年开始,就逐渐开始了活跃地相互交往。从情报部门送来的情报来看,三国正准备签订一项新的秘密条约,组成三国同盟,其目标直指中国。而且为了因应法国向中国、意大利及德国积极靠拢,三国同盟也将在欧洲问题上采取共同的战略。另外,已经靠斯大林的极端经济政策而发展起来的苏联也成为三国拉拢的目标,要知道,中国目前还占据有好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原沙俄土地。

借助此次大危机的爆发,三国(除日本外,中国一直没有与日本发生任何经济交往)名正言顺地对中国封闭了本国市场,当然,技术输出也就更无从谈起。同理,中国和意大利也对上述几国关闭了国门,德国与法国似乎就成了两个渐成敌对势力的集团的连接纽带。事实上,刚刚上台的希特勒也正准备这样做。不过,我可不允许希特勒这么做,他要么完全靠向中国,将法国和意大利拧成一股绳,共同对抗英国;要么就干脆彻底全身美英,我好极早做相关应对措施。

为了让希特勒彻底与中国达成事实上的同盟,我给刚上台的希特勒政府抛去了一个大蛋糕:以现金向德国采购几个大型的机械厂,以形成年生产20万辆卡车和拖拉机的生产能力(为今后大量生产坦克和装甲车辆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将西西伯利亚油田的20%的开采量转让给德国。这对没有石油资源的德国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虽然德国在最初国际大招标中就得到了部分石油开采权,但其数量仅能够满足德国需求量的20%,此次转让的开采权将使德国完全可以放弃西方国家的石油供应。不过,要得到这些东西的前提就是德国必须断绝同英国的关系(并非断交),加强同意大利和法国的结盟决心。至于同美国的关系,因为德国现在仍欠下美国数十亿美元的巨额外债,德国经济复兴也需要美国放缓索取偿还的时间。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