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一百五十七章:马来亚(上)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抱着这个疑问,我开始询问赵天赐。他仔细思考了一下回答说:“确实不够用,但我们可以趁现在不是所有的拖拉机及机械厂都在生产坦克、战车等军事装备的时候,先让一些不太重要的工厂生产一批农业机械出来。现在我要问的问题是:从现在到大战爆发,大概有多长时间?从大战爆发到我们的军队扩充至千万的时间需要多长时间?这样,我才能估算出我们需要多少农业机械。因为,在北方的耕地面积是固定的。还有一点,也需要注意,那就是各大牧场是无法采用机械化生产的。畜牧业也只能依靠人工。当然,对于羊毛的剪裁、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寻思了一下,发现这样一上问题:上层种姓为了维持对下层种姓的统治,必须依靠英国人的武力。而完全拒绝中国去帮助他们推翻英国人的殖民统治。而下层种姓虽然对英国人不报什么好感,但想让他们为了对抗英国人而去得罪上层种姓,这也是不可能的。看来,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完全击溃英军在亚洲地区的海上力量,迫使其收缩地面力量,全力确保中东产油地区的殖民统治和苏伊士运河的绝对控制。但是赶走了英国人,印度也会一直与英国保持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不惜与中国敌对。这一点,从后世历史上的中印战争即可看出来。

看来,中国的粮食问题倒还真的是一个巨大的麻烦,在没有解决粮食筹集的来源问题之前,中国似乎还真不太适宜参与到世界大战中来。否则,光是五亿人吃饭问题,就足以将中国绝大部分的资源消耗掉。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存粮加上东南亚地区输入的粮食,应该勉强可以供应中国在战争时期的粮食消耗,但一旦中国国内发生自然灾害,尤其是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的话,中国将极有可能崩溃。这一下,这个难题倒真把在座的全都考倒了。

这时新月提出了一个建议:“我想,可不可以这样操作?今后我国军队扩编,所急需的兵员全都从北方平原地区招募?因为,我们的军队扩充,主要是为应付苏联在地面上的进攻。北方人要比南方人更适合在西伯利亚地区作战,而海军的扩充则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募。我的想法是,北方平原地区招募大量的兵员后,势必会造成当地的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我们用现有国营农场的农业机械对这些失去精壮劳动力的地区进行耕作,这样,完全可以弥补劳动力被抽调后造成的生产损失。再说了,我们大部分的国营农场的农业机械都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使用率。”

张英听后,眼睛顿时一亮:“哎呀,这是个好办法。这样一来,我国的农业生产不会有太大的下降,说不定,因为采用机械化耕作后,劳动效率更高,粮食产量更大了。而且,农村女性也完全可以掌握农业机械的使用技术,我们又可以培养一大批适合的劳动力。对提高全国人口素质也有很大的帮助。”

看来,新月确实是一个当总理的最佳人选,虽然他现在的身份是外交部长,但却对整个国家的各行各业的动态都了如指掌。这才是一个大国总理所必需的政治才能。不过,对于现阶段政治思想还略显不成熟的邹嗯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会越来越好。邹嗯莱的这个主意确实相当有见地,当农村的男性劳动力被征调后,女性将操作农业机械完成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工作。但如果征调的兵力太多,比如超过一千万时,农业机械还够用吗?

第一百五十七章:马来亚(上) (第1/3页)

各位大大,网编让我修改前面的章节,因为涉及一些不该涉及的名字和内容。所以,这段时间,我可能还真的没办法再更新下去了,请各位大大见谅。不过,这个时间可能也就两三天的时间,我会尽快更新。

会场上又开始陷入一片寂静,我悻悻地说道:“不管怎么说,先打下马来亚再说吧。然后继续大力开发东三省和北三省,我们不是往北三省移民很困难吗?那就把国营农场的主要开发地区放在北三省,全部采用机械化耕作,虽然只有一年一熟,但耕作面积巨大,且所需人员较少,因此新开发的话,应该可以产出较大份额的粮食。”我说到这里,就看到赵天赐和张英同时皱紧了眉头,于是便好奇地询问他们的原因。

赵天赐回答说:“主席,这个想法本来挺好,也非常具有可操作性。但我们现在正准备进入战时经济状态,所有的财政支出都向军工产业倾斜,实在没有余钱进行这种大面积的开发活动。”我一听,不由得一愣,然后又听张英说:“不仅如此,现在几乎所有的拖拉机工厂都在生产坦克和履带式装甲战车,我们也没有足够的产能去生产北三省等地的大规模开发所用的农业机械。”宋琳沁也有些不安:“这么说来,我们现在主要的粮食筹集,除了我国自产之外,就只有向国外进口了?”

赵天赐和张英互视了一眼,然后赵天赐点点头说:“应该是如此。”接着,大家又开始绞尽脑汁地寻思如何扩大粮食来源。我想了很一会,就向金阳问道:“金主席,据我所知,印度国内等级制度深严,有四大种姓,我看能不能发动最低层种姓比如吠舍和首陀罗去对抗婆罗门和刹帝利种姓,并对抗英国人?”金阳想了一会回答说:“可以试一试,要让吠舍与首陀罗去对抗英国人应该问题不大,但要让这两个种姓去对抗婆罗门和刹帝利,几乎没有这个可能。因为上千年来,印度的种姓制度就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印度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