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一百九十四章:日本的战车师团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日本第20军有5个师团和2个旅团约十万人,其每一波进攻都投入两个步兵联队七千多人。虽然每次都要在中国军队的炮击中付出几乎一半的损失,但持续的攻击使日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为了减少日军士兵的伤亡,白川义则经过仔细思考和权衡后,也让三个战车师团加入到进攻中。他认为,虽然朝鲜东部的山地并不适合大规模的装甲集群作战,但日军大量装备的轻型坦克和战车在山地作战中仍有相当优势。对比中国机械化步兵师所装备的大量坦克和装甲战车来说,虽然性能上无法与之抗衡,但总能从某些没有装甲力量的地区进行突破。而且日军的战车师团无论装甲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如中国的装甲部队,还不如投放到中国机械化步兵师对面,也许还能有所斩获。

东路日军在得到第二波攻击日军的增援后,开始向北迅速推进,但却受阻于南江。南江虽然河面不宽,但却水流湍急,而日军严重缺乏冲锋舟之类的机动船只,扎的木排也因全靠人力而很容易被冲走。江对岸是320师的两个营,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对日军进行了半渡而击。陆军航空兵的攻击机群不断地在江面上空用机炮、火箭弹对江面上缓慢划行的木筏进行攻击。在南岸的日军集结地,空军轰炸机群进行了密集轰炸,不断地将日军士兵的碎肢烂体抛上空中。而北岸的中国军队则静静地守在阵地上,象打猎一样,将侥幸登上江岸的日军士兵击杀。

东路日军主要由第20军和第22军一部组成,其指挥官为20军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中将。他在看到日军根本无法渡过南江的情况时,只好下令暂停进攻,并疏散进入山地和密林,以躲避中国空军的轰炸。21日上午11时,阿南惟几下令让第20军主力通过沙泉里,从南江的上游穿过山地密林绕过南港。而第22军则继续留在原地,以作疑兵。下午17时,日军穿过南江及昭阳江上游之间的山地,顺势夺过只有不到一个团兵力驻守的伊布里,成功地进入到中国军队在金刚山防线的侧翼。在付出伤亡万余人的代价后,占领小坤里,顺势也威胁到在昌道的进行防御的320师侧翼。

这是一个很技术高的战术行动,占领小坤里后,日军第20军既可以向西进攻,威胁阻击中路日军的中国军队的侧翼,又可以向东进攻,威胁在金刚山防线的中国军队的侧翼。经过权衡后,第32集团军司令员陈武烈中将认为西路日军一定会同中路日军会合,因此,20军的进攻方向一定是昌道。所以他立即下令让320师作好应敌准备,而部署在金化与昌道之间的323师则一定要挡住中路日军的进攻。

事实证明陈武烈的想法是正确的,到了晚上21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后,没有空中威胁的日军第20军,开始向320师阵地发起了进攻。同时,中路第二波攻击日军的第12军三个师团也趁黑夜向323师阵地发起了进攻。由于日军缺乏重武器,其进攻更多的是依靠士兵的冲锋,因此,给了中国军队强大的班排火力以充分地发挥。迫击炮群不断地把照明弹打到空中,整个战场前沿被照耀得一片通明。师炮兵团的近百门榴弹炮向日军进攻路线进行猛烈地炮击。

第一百九十四章:日本的战车师团 (第1/3页)

巴浦里战斗不仅给予日军重大创伤,更重要的是迫使第二波和第三波增援日军无法继续北上,使第一波日军的攻势因伤亡太大而不得在在金化停了下来。在塔巨里的中国军队为了死死地卡住日军北上的通道,在金化与塔巨里和昌道之间的道路上设置了重重防线,并为优势的炮兵部队标定了各个区域坐标。

而中路的第一波日军此时剩下不足6万人,在火力占有绝对优势的中国军队面前,已经基本失去了进一步前进的能力。402师在突围后,也接到上级命令,在塔巨里附近接受人员增补和各种给养后,伺机从侧翼对增援的日军发动进攻。而在伊布里的中国军队也开始撤到昌道,为此,在太白山域的511师想避免两面作战,也跟着退到金刚山,并与320、323师一道构筑起了金刚防线。

巴浦里战斗给日军指挥官员造成了极大震撼,他们结合战争一开始时,攻击日军所遭受的重大杀伤,让朝鲜南部的日军高层感到了恐惧。尤其是指挥攻击日军的高级军官已经感到继续进攻,除了带给日军更大的伤亡外,不会有任何效果。他们联名向白川义则大将发电,希望大将能够停止这种“自杀”式攻击,而充分利用朝鲜南部的庞大地下工事群。并认为,在机动、火力、防护均无法与中国军队对抗时,只有借助地下工事群,才有可能将大量的中国军队牵制在朝鲜。而佐久间左马太中将甚至还特别说明:即使这样,也无法阻挡中国军队最终占领整个朝鲜。

深知日本现状的白川义则立即去电,要求各部继续不顾伤亡地发动进攻。他心里很清楚,只有这样持续地给中国军队强大的压力,才会使中国军队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扭转战局,才能将中国军队攻击日本本土的时间拖得更久。虽然前线日军将领非常清楚继续攻击的后果,但上级的命令也使他们不得不服从和执行。于是,在5月21日清晨,三路日军又开始被他们的上司驱赶上了战场。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