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一百九十九章:乌亚尔战役(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而此时,从地下工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早就划分好了炮击坐标的中国炮兵部队,在接到校射机的指令后,立即开始了炮击。两分钟的急促射,发射了数千枚炮弹和一万多枚火箭弹,打头阵的苏军坦克师和殿后的摩托化步兵师遭到了重大杀伤。已经成为惊弓之鸟的苏军反应迅速,在损失了一百多辆坦克,三百多辆其它车辆及数千官兵后,立即向两侧的密林疏散。无法可想的苏军,只好放弃在公路和铁路沿线的行军路线,硬生生地在密林中开辟可供坦克、车辆行驶的道路。但这样的行军速度显然非常迟缓。

在前进的苏军再一次遭到中国重炮集群的打击后,苏军炮兵少将戈沃罗夫明白:在白天,苏军只能躲进丛林里,而在夜间,如果没有优势炮兵力量去压制中国的重炮集群的话,苏军的进攻仍然是无法进行的。在请求了铁木辛哥后,他调集了七个炮兵师,优先通过了叶尼塞河,并沿着道路两侧的密林,在工兵部队和野战部队的帮助下,在密林中开辟前进道路,缓缓地向乌亚尔靠近。

到了6月8日凌晨4时,苏军的炮兵前观到达了乌亚尔外围的密林中,但夜色中,却无法发现任何目标。中国的炮兵部队在进行了两分钟的急促射后,因为火箭炮需要重新装填,加上炮兵校射飞机返航,就没有继续炮击,也就没有给苏军炮兵前观任何机会。但苏军还有有自己的办法,先用数门122毫米榴弹炮向乌亚尔的大致方向发射了数枚炮弹。其中有一枚炮弹落在了乌亚尔外围建筑附近,爆炸产生的火光照明了一小半建筑的轮廓。前观立即根据这枚炮弹的落点,向苏军的炮兵部队指示了目标。

4时30分,马斯连尼科夫决定让小部分火炮对乌亚尔进行炮击,然后诱使中国炮兵进行反击压制,以便暴露出其阵地,然后,再用另外的火炮去摧毁中国的炮兵阵地。于是二百多门苏军火炮开始对乌亚尔进行炮击,近一个小时的炮击,苏军共发射了6万多枚炮弹,将整个乌亚尔所有建筑摧毁,附近的表面阵地也遭到了较大的损害。但令马斯连尼科夫感到奇怪的是,乌亚尔附近的中国炮兵并没有进行反击和压制。他开始仔细思考起中国炮兵部队的反应起来。最大的可能是中国炮兵指挥官识破了他的计谋,加上在乌亚尔的表面阵地上肯定没有人,中国士兵都躲到了地下工事里。

但他没有想到还有另外一个可能,那就是天快亮了,虽然分散得较开,但却已经暴露的炮兵阵地正好成为中国空军最好的目标。苏军炮击结束后不到半个小时,正当苏军还在进行炮击效果评估时,上百架轰炸机已经飞到了战场上空,对暴露的苏军炮兵阵地进行轰炸。巨大的爆炸冲天而起,激起的用肉眼也能看见的淡灰色冲击波将阵地附近的人员和物体吹走。强烈地殉爆甚至将一根152毫米炮的身管抛在了近百米外的地方,一辆倒霉的T-28型坦克被砸毁。

第一百九十九章:乌亚尔战役(下) (第1/3页)

苏军用人海战术肃清了通往乌亚尔道路两旁的中国少量的军队和炮兵前观,这给了苏军坦克部队和炮兵部队在夜间通过创造了条件。虽然中国重炮部队已经转移了阵地,但马斯连尼科夫仍然相信这些炮群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准备对行进中的苏军发动致命袭击。6月7日晚21时,又有三个坦克师、二个炮兵师和二个摩托化步兵师的苏军行进在通往乌亚尔的道路上。沿途虽然有大量的苏军士兵在两侧密林中搜索掩护,但苏军行动仍显得非常谨慎。

不过,谨慎的苏军并没有获得什么有利条件。从白天已经在道路两侧打通前往乌亚尔道路的苏军口中,马斯连尼科夫得到了一个令人头痛的消息。在夜幕快要降临时,数百加中国飞机沿着道路投下了近万枚地雷,从苏军士兵就近侦察来看,大部是反坦克地雷,小部分是反步兵地雷。在前方的苏军士兵已经开始在进行扫雷行动,但受反步兵地雷的影响,扫雷的速度并不快,目前仅仅清理出了长约3公里的路段。另外还有近10公里的路段,可能需要五个小时。

马斯连尼科夫只好下令扫雷坦克和带推土铲的坦克行进在队伍最前面,与前方的苏军扫雷士兵进行相向扫雷。苏军仅有的7辆扫雷坦克和12辆装推土铲的坦克开始了缓慢但却很有成效地扫雷工作。2个小时候,终于与前方正在扫雷的苏军士兵会合,整条道路被完全打通。但此时,已经接近24时,再有五六个小时天就会亮了,如果到时,苏军仍未攻克乌亚尔的话,就只能退到丛林里,等待夜幕的再一次降临。

此时在乌亚尔附近的中国部队里,已经集结了2个炮兵师的火炮。拥有312门105毫米榴弹炮、116门155毫米、48门203毫米榴弹炮,而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的是268门40管130毫米、116门20管203毫米火箭炮。在略呈弧形的炮兵阵地上,除了每个炮位都挖掘有的掩体,在地下还有数个大型仓库,这里囤积有数十万发各型炮弹。夜间起飞的炮兵校射飞机虽然不可能对地面目标进行坐标指示和定位,但在陆军航空兵攻击机群不断投下的照明弹的照耀下,还是发现了苏军的行军阵形。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