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二百零七章:挪威战役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在挪威造就了大量优秀的峡湾,曾经的北欧海盗就是在这里出发,对英国、法国等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蜿蜒曲折的峡湾两岸是陡峭高耸的山壁,任何从海上直接登陆,都会遭到惨重的代价。在纳姆索斯登陆的德国船队同样遭到了巨大损失,只好在斯塔特兰附近登陆。地势险峻的地形,使德军在沿海地区的进攻非常缓慢,并遭受了大量伤亡。到了6月20日,德军才勉强向内推进了20多公里,但却付出了三千人的代价。

反而是一直在地面上进攻的德军部队,于6月25日拿下了特隆赫姆,使在海上登陆的德军失去了继续进攻的价值,只好重新在特隆赫姆登船,准备支援在纳姆索斯地区的德军。在特隆赫姆的英美军队逃到了格龙,他们在这里会同挪威陆军再一次构筑了防线。挪威王室为了表现出与挪威人民共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德国战列舰与美国战列舰在相互的炮击中,都命中了对方,但中美两国战舰因为有相近的设计思路,重视战舰的防御性能,因此并没有遭到严重损害。不过,护航航母上的战斗机群在飞临战场上空后,德国舰队撤退了。深受印度洋海战影响的德国海军已经不敢在没有航空兵的掩护下去对抗对方的航母,即使那艘航母除了战斗机外,并没有搭载其它作战飞机。当天下午17时,英军顺利在斯特兰大登陆。

本来,如果按照德国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这个时候,德军应该占领了翁达尔斯内斯甚至以北的地区,不过由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地势崎岖,使德军的坦克推进速度极为缓慢。使用空降兵空降作战后,才勉强在翁达尔斯内斯郊区站住了脚跟,却因为挪威军队的顽强抵抗,无法控制城区。待英军的两个师登陆后,这支不大的空降兵也只好悄悄地撤走。6月12日,一个英军装甲师和一个美军海军陆战队旅也成功地在特隆赫姆地区登陆。而挪威陆军也在英美军队的帮助下,开始在北部建立起新的防线。

英美军队登陆后,希特勒不放心德军在英美军队面前的表现,虽然有闪击波兰的成功战例,但波兰军队显然不能与英美军队相提并论。于是,他让德国国防军修改原先的计划,将进攻挪威的7个师约14万人,增加到10个师近20万人。并要求戈林立即抽调2000架飞机对挪威各战略要地进行轰炸,同时,与美国的护航航母争夺挪威外海的制空权。

6月12日,从奥斯陆出发的陆军与在卑尔根登陆的德军在古尔会师,从而包围和歼灭了挪威南部地区的三个师,约8000余人(当时挪威的一个师仅三四千人)。接着,在战斗工兵的引导下,德国的装甲部队开始向北方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势。6月15日,占领了杜姆奥斯,打通了通往北部的交通要道。英军的两个师在离杜姆奥斯不远的莱沙进行反击,但反而被德军击溃,不得不退往莱沙斯库格。但却在这里,遭到了德国空军数十架亨克尔式轰炸机的轰炸,损失惨重,只好从翁达尔斯内斯港口撤退。

德军将机场向海边推进,使德国空军的BF-109系列战斗机能够很好地为德国舰队护航。这使德国海军的行动变得活跃起来,大量的船队运送着数万德军开始向特隆赫姆和纳尔索斯靠近。但德国海军显然低估了挪威海军的战斗意志。数十艘舰艇进入特隆赫姆峡湾后,立即遭到了岸炮部队和岸基鱼雷部队的沉重打击。不到二十分钟,便有三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被击沉,船队不得不立即退出了峡湾,只好在峡湾入口处的布雷克斯塔登陆,然后再继续向内陆推进。

第二百零七章:挪威战役 (第2/3页)

潜艇群发报,召唤整个挪威外海的德国潜艇前来拦截。当然,这艘潜艇还未来得及完全下潜,便被美国的驱逐舰击沉。

美国舰队立即掩护船队转向,朝北方逃去,以期迅速脱离德国潜艇群的威胁。不过,船队虽然逃过了潜艇群的拦截,却被德国海军舰队凭借航速在斯特兰大以西的海域堵截住。虽然美国的第6舰队上的护航航母起飞的侦察机也早早地发现了德国舰队,但由于船队中本就有两个师的陆军预计在斯特兰大登陆,所以,不得不继续前进。护航舰队中的主力战舰冲到了最前面,美国人准备用四艘战列舰上的巨炮将德国的两艘战列舰击退。

6月10日清晨5时30分,德国海军放飞了水上侦察机(兼作校射机),5时50分,“俾斯麦”号战列舰率先向美国舰队开炮。美舰立即还击,而德国舰队中的数艘轻巡洋舰迅速脱离战场,准备绕一个大***,去袭击第6舰队身后的运兵船队。但美国人也不傻,分出了三艘重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去拦截德国的巡洋舰。护航航母上的飞机也立即全数起飞,携带小型炸弹扑向了德国的这几艘轻巡洋舰。

德国海军的舰艇与整个欧洲海军一样,一直深受中国海军舰艇设计的影响,因此,这几艘轻巡洋舰上装备了大量的高炮。交战仅三分钟,便击落了七架携带小型炸弹的美军F4。但德国这几艘巡洋舰也遭受了较大损失,2艘中弹起火,另一艘轻巡洋舰也被美国的重巡洋舰连连命中,不得不施放烟幕,与另2艘轻巡洋舰缓缓退回到自己的舰队中。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