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二百一十五章:对日作战会议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第二百一十五章:对日作战会议 (第1/3页)

眼睛都睁不开了,这几天忙于各种事务、应酬,平均睡眠时间不到六个小时,对于严重嗜睡的我来说,这实在是最残酷的折磨。但想到各位大大的票票,只好强忍着睡意,再更新一章。票票飞来!!

我甩了甩头,将心中的杂念驱逐出去,然后不等叶飞继续说下去,就问赵天赐:“总理,对日本的全面作战行动,我们可以推迟半年进行。但这期间,我们能不能够消化得了西西伯利亚及中亚地区?”他埋头深思了一会说:“只要我们的驻军不动,即便谈不上消化,也绝对能够保证这些地方不会扯我们的后腿。”我听后皱了皱眉头,说道:“这怎么可能呢?我们要全力对付日本,需要将大量的部队派往日本本土。在西南战区,我们要考虑印度的部队,需要至少120万兵力;在华南战区,我们要考虑美国在澳大利亚正在快速加强的武装力量,也需要至少150万左右的兵力;东北战区要考虑朝鲜南部的地下工事群里的日军,也需要至少100万:本土战区要用于保卫整个海岸线和沿海大中城市,需要至少180万兵力。而我们现在总共也就只有700多万部队,如果不把在西伯利亚等地的近200万大军调回国的话,还真找不到更多的部队去进攻日本本土了。”郑耀邦想了想说道:“我们从每个战区抽调一部分部队,加上全部的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队,总共一百万大军,我想应该不会有多大问题吧?”李长山摇摇头说:“你太小看日本了。一旦我们进入日本本土,日本政府肯定会让所有日本人拿起武器和我们打。就算他们没得那么多的热兵器,但光是拿那些刀刀矛矛的,也不是我们一百万军队所能对付的。我看啊哪,如果我们不动用三四百万军队,是拿不下整个日本的。”他一说完,我就点头称是。想想后世的美国,如果不是投下了两人颗原子弹,逼降了日本地话,美国要拿下日本确实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当时的美国军方都已经做好了付出成万美军士兵伤亡的代价,拿下日本的计划。要拿下日本,而且是以最低的代价,那么就只有两条途径。一是用原子弹轰炸,使日本政府明白如果不投降,就只能是毁灭;二是用庞大的战略轰炸机群对日本本土进行面积轰炸,完全摧毁日本的工业力量,将日本炸回到石器时代。但这需要中国拥有数量足够的武器级铀及钚或者足够多的性能也足够使用的战略轰炸机。前者的进展虽然已经开始提速,到目前已经生产了200公斤武器级铀和70多公斤武器级钚,但这只够制造8-10枚原子弹,用来毁灭日本,似乎还不够。再说了,这些核武器,是我用在中国最危急的时候,日本嘛,可能还不配。至于后者,CB-8型战略轰炸机已经定型,正在进行批量生产。这种可载弹95吨,航程可达8871公里的战略轰炸机,用来轰炸日本是够用了,但其月产30架的生产速度,似乎还不够。即便半年后开始正式对日作战,也才不过不到200架的数量。这与后世二战中,美国生产了数千架B-29的产量来说,根本不值一提。现有的600多架CB-4,虽然其载弹量也达到7吨,航程超过5000公里,但仍然存在着数量不足的缺点,看来,我得让航空工业部加大这两种轰炸机的生产速度了。于是我转头问沈学涯:“目前军工生产还有些让我不太满意的地方,尤其是战略轰炸机的生产数量严重不足。你下去立即指示他们,尽全力生产战略轰炸机。所有的生产物资必须优先满足,所有的人员必须优先配备。”他愣了一下,有些疑惑地对我说:“主席,你不是要求尽全力优先满足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制吗?而且我们的CF-4型战斗机的生产速度也不够,你在上次会议上还专门强调了,现代战争的胜负决定于抽空权的掌握,要我们绝对优先保障这种时速超过750公里的行进战斗机。”

我也想起来我曾经说过的话,不由得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说:“呃,这事我是说过。我的意思是说,优先满足航空工业地需求,其它工业虽然也不能放松,不过还是先保证航空工业吧。”沈学涯追问道:“那核工业呢?”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个混小子。我不好意思地一笑说:“反正一句话,你想办法,加速所有军工的生产速度,迅速提高生产数量,但前提是,必须保证质量。”沈学涯为难地还想说什么,被赵天赐打断:“国有工业企业地生产忙不过来的话,就让国有企业先将一些技术含量低,技术泄密不严重的产业转移给民用工业生产。国有企业优先保证具有战略意义的军工生产。沈副总理就先这样安排吧。”然后他又对我说:“不要动新占土地上的二百万军队,我可以保证半年内还你一个安定的大后方。再说了,日本国土面积狭窄,山地水网居多,也不太适合装甲部队的大规模作战。在西边的那二百万军队就算拉到日本去,恐怕推进速度也不会比其他部队快多少,还会加大我们的运输难度。”我无奈地点点头,对叶飞说道:“西边的事情,你在总参单独成立一个临时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