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二百三十七章:如何阻止德军登陆英国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七章:如何阻止德军登陆英国 (第2/3页)

英军的防线,就将目光投向了北部的雷丁。雷丁位于泰晤士河,处于伦敦的上游,如果占领了雷丁,中国军队就可以沿着泰晤式河两岸向伦敦推进,所受到的阻力,因为英军主力被调到南方,而会相当的小。因此,前线指挥官开始向上级请示,希望能够立即对雷丁发动进攻。上级的批复虽然同意了前线指挥官的建议,但提出了要求。必须在三天之内夺占雷丁渡口,因为从航空侦察来看,英国中部的近百万英军正离开各大工业基地向伦敦进发。这些军队就不象先前用于海岸防御的英国军队那样缺少各种装甲车辆,负责英国中部防御地英军,同时也是英国军队的预备队(不是预备役),拥有大量的坦克、装甲车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第七装甲集团军,其前身就是英军的装甲七旅(也就是后世二战时期的“沙漠之鼠”),这给中国登陆部队带来极大的麻烦。由于伪装得力,又基本上是在夜间行军,因此航空兵的轰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只能是延缓英军的行军速度。而无法阻挡英军的前进。接到批复的前线指挥官,不等部队休整完毕,于6月27日立即向雷丁发动了进攻,虽然初期非常顺利的突破到雷丁的外围防线,但在英军的顽强抵抗下,中国军队的攻势也不得不停滞了下来。在雷丁西南部,有一条长长的运河。直达巴期城,这条运河沿东西走向与泰晤士河一道一组成一个天然的屏障。虽然最初中国军队很轻松地突破了运河,并从雷丁西部发动进攻,但由于突破地部队兵力不大,且续跟进的部队没有及时赶到,面对3个师地英军迅速向运河口靠拢,已经进入运河北岸的中国军队不得不退了回去。等到中国后续的装甲部队进入阵地后,中国军队只好对雷丁展开了强攻,强大的装甲力量成为中国军队的拳头,狠稳地打在英军的头上。并最终于6月29日占领了泰晤士河渡口。但好景不长,几乎就在中国军队占领渡口的同时,英军第2装甲集团军的先锋部队就抵达了雷丁。双方在雷丁市区展开了激战。英国大量装备的美制M-4中型坦克上的76毫米坦克炮,虽然在一千米外对中国34式主战坦克地主装甲没有多大作用。但在一千米内,则可以击穿34式坦克的主装甲。这在城市内狭窄的交战区域中,中国34式坦克地优势非常不明显,使中国装甲部队遭受到了进入英国本土以来最大的损失。百余辆34式坦克被摧毁后,中国军队不得不退出城区,接着在英军坦克不要命地攻击下,又推出了渡口。双方隔着泰晤士河对峙。但就在雷丁,渡口附近地一个小街上,一辆因通信系统故障而未来得及撤退的34式主战坦克,在一个班的步兵的掩护下,却给予英军重创。先是这个步兵班肃清了附近建筑物内所有的英国人(杀死或赶走),然后匆匆构筑了街垒。这辆34式坦克则在街垒及建筑的掩护下不时出击,在29日一天,就击毁了6辆M4式坦克和2辆范伦泰式步兵坦克。30日,英军发现了这个小分队,开始调集一个营的兵力发起进攻。但在这辆34式坦克的阻击下,丢下了上百具尸体,留下9辆M4坦克的残躯退了下去。到了晚上,英军再一次发动了进攻,但由于处处燃烧的“战火”,使中国的官兵们能够勉强看清敌人的动静,34式坦克上的机枪严密地封锁了街口,坦克炮也将推进来的英军步兵炮炸毁,并击毁了5辆准备偷袭的英军坦克。河对岸不断进行的交火,终于使中国军队发现异常,经过侦察员的仔细辨认,前线指挥官才知道还有一辆坦克及十来名士兵留在对岸。于是,他当机立断地下令向河对岸不断地发射照明弹,方便中国军人在河对岸的防御。天亮后,经过侦察机的数次低空侦察,终于摸清了附近的情况,上午9时,两架运输机向这辆坦克的街垒地域投下了大量的通信器材、但要、药品、粮食等补给品。这给首位在此的中国军人以几大的帮助。当然,如果在白天投送空降兵是不现实的。离英军太近,空降兵还飘在空中是,就会成为英军士兵练习的靶子。不过,正是这辆34式坦克及步兵班,对中国军队最终占领雷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完全阻断了英军在渡口附近安置炸药的任何企图。同时,由于不需要快速机动,坦克乘员和步兵班还在炮塔及车体外的装甲板上,堆积了厚厚的沙袋、水泥板和转头,使英军的坦克即使在很近的距离上也无法击毁这辆34式坦克。得到了通信器材的中国军人,能够很容易地召来俯冲轰炸机和对岸的炮兵火力。对英军进行打击,使中国军人能够牢牢地把守住这个“桥头堡”。7月1日当天,英军发动了十余次进攻,前后投入45辆坦克及一个团的兵力,但却除了在中国阵地上丢下21辆坦克的残骸和六百余具尸体外,没有任何进展。后续部队也因为中国航空兵及炮兵的火力打击,而无法形成持续的攻势。射程不够的英军炮兵,也不敢过于靠近,对这块小小的阵地进行炮击。而在每次攻势结束后,中国的运输机都会投下各种补给品。正是由于这块小阵地上地中国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