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二百六十六章:澳大利亚的北大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六章:澳大利亚的北大门 (第2/3页)

显地显示了艾森豪威尔对北非的兴趣。只要美国人在北非登陆,就能成功地切断直布罗陀海峡甚至苏伊士运河。这样一来,中国与欧洲的联系就只能通过乌拉尔地区。而中东可以忽略不计。如此阴毒的招数。一下子就公令总参紧张了起来,他们一方面紧急通知法国总参谋部立即加强在法属摩洛哥、突尼斯等地地武装力量,另一方面也通知在大西洋上的郭挺和厉海魂,要求其立即说服欧洲舰队,加强反潜作战的力度,并进一步强化在北非的防守。接着。中国政府也立即与欧洲宪章紧急磋商,希望能够同意中国派遣陆军和空军,强化在北非的武装力量。这遭到了希特勒的强烈反对,墨索里尼也对此表示出一定的疑虑。毕竟,北非在历史上,一直属于欧洲的传统势力范围,中国突然插进一脚,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无法让欧洲人感到安心。墨索里尼也最终被希特勒说服,在欧洲宪章主席会议上,不顾勒布朗的坚持,否决了中国的这一提议。而在本土上因为驻扎了大量的德国军队,荷兰与比利时政府也在此事上采取了妥协态度。西班牙实力不足,弗朗哥的独裁统治甚至需要法西斯党徒的全力支持。一时间,勒布朗陷入空前的孤立状态。艾森豪威尔上任后,虽然其正职是欧洲盟军总司令,但罗斯福还是让其参与了太平洋上的军事计划。艾森豪威尔在提出解决目前太平洋上的局势的办法时,引用了中国军事院校的教材上的一个课题:建立千敌后根据地!既然珍珠港已经被占领,而美国本土还没有十足的力量能够夺回来,那么就干脆在中国的腹地也建立一个前进基地。拿下关岛(看不清)实,那就立即干脆巩固新几内亚岛,在东南亚打下一个钉子。同时为了能够给新几内亚岛提供强力支持,需要一个强大的工业力量,而澳大利亚就成了最佳选择。澳大利亚本身具有相当发达的工业基础,其上的冶金、炼铁、炼油、机械制造等工业力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地步。更为难得的是,澳大利亚本身就蕴藏有几乎所有现代工业所必需的各种矿产资源。煤炭、石油、铁矿、铜矿及其它有色金属矿藏都含量丰富,而且新几内亚岛上的橡胶资源也完全能够满足美国及盟国地所有需求。澳大利亚以白人为主,其受教育情况也远高于其它国家,甚至高于中国,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实际上,澳大利亚本身就具有成为一个超级强大工业国的潜力。艾森豪威尔地计划,其实就是将澳大利亚迅速工业化起来。虽然这个计划确实是一个从根本上能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在时间上似乎却又有些来不及。要想完成艾森豪威尔的这个计划。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中国在一年半到两年内,无法有效占领澳大利亚。而以澳大利亚为战略目标的中国,此时正在集中力量准备进入此地。艾森豪威尔的计划,在目前看来,还有些天方夜谭了。至少尼米兹认为。在西南太平洋上地美国潜艇被逐一清除之际,让澳大利亚拖上一年以上,这绝无可能。罗斯福却非常认同艾森豪威尔的计划,他在认真思考并详细咨询了参谋长承席会议全体成员后,最终决定了采纳艾森豪威尔的意见。因为艾森豪威尔的一句话打动了他:让美军在大西洋上拖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