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二百七十七章:意大利的剧变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七章:意大利的剧变 (第2/3页)

罗斯福因为希望尽快结束战争。所以率先质疑军队在北非采取地军事行动是否有必要。面对总统的质询,艾森豪威尔感到非常麻烦,他将这个麻烦直接转移到陆军的登陆部队。www.44pq.com,这位刚从陆军参谋部调来的将军成了艾森豪威尔的替罪羊。罗斯福直接下令将其免职,并遣返回国。为了挽回政治上地颓势,这需要在军事上获得一个巨大的胜利。但艾森豪威尔也深知。在北非,尤其是在阿尔及利亚的北部山地区域,美军能够保持住现有的战线已经相当不错了,更谈不上一个重大胜利。面对总统一天紧逼一天的压力,艾森豪威尔只好决定冒险一搏,他决定投入重兵。尤其是装甲部队,强行在阿特拉斯山开辟一条通道,然后立即攻击突尼斯。同时,他还将进入突尼斯的目标放在了其中部地加夫萨地区,而不是大家所预料的攻击突尼斯(突尼斯的首府也叫突尼斯)。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出其不意,二是可以切断突尼斯北部的中法军队的后路。对于突击部队的选择,艾森豪威尔没有选择老谋深算的沃尔特·克鲁格中将的第六集团军,而是选择了勇猛的巴顿中将的第三集团军。克鲁格出身陆军参谋部作战部,谋略有余,但胆气不足。巴顿则与之相反。拥有苏格兰血统的巴顿,极具冒险精神,并且因为满嘴脏话而与士兵们打成一片。这在极度困难的作战环境里,能够有效地凝固士兵们的士气。因此,他也被称为士兵们的将军。作为盟军总参谋长的不莱德利。这个被称为将军们的将军的参谋天才,对艾森豪威尔的这个任命非常的拥护。为此他专门为巴顿制订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不过,对于巴顿来说,在详细的计划也跟废纸没有区别。他喜欢的是即兴发挥。9、2,美国第三集团突破了阿尔及利亚的苏哥艾克拉丝法军防线。成功穿越了阿特拉斯山,然后迅速南下,于9、5占领兵力薄弱的泰被撒。法军总参谋部此时也隐约擦觉出了美军的意图,并向中国军队提出了警告。中国远征军并没有理会美军的行动,相反,正是美国的第三集团军如此作为,才反而会进一步促使其陷入中国的圈套中。巴顿率领的第三集团军,在各方有意无意地避让下,进展神速。9月8日,不顾后勤部队的警告,在耗光了最后一滴油后,终于占领了加夫萨。在这里休整了近一周,好不容易补齐了各种物资后,巴顿再一次迫不及待地率军继续向东南杀去。借助铁路运输的帮助,使第三集团军的行军速度非常迅速,9月12日,巴顿就站在了加斯贝港的码头上,至此,美国第三集团军完成了切断突尼斯方面中法军队后路的作战行动。实际上,www.44pq.com,切断了突尼斯南北之间中法军队的联系,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罗斯福暂时停止了对军方的责难,在政治上也获得胜利的艾森威尔也没有过多地炫耀自己。此时,艾森豪威尔面临着几个选择。一是,集中兵力向北,打通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再一次促使中国军队分兵。二是,继续向东推进,夺占苏伊士运河。切断中国同欧洲的联系。从军事上来讲,第一个选择是最佳,一旦进入西班牙,就有可能攻入法国,并与德国军队会师,届时,美国与德国军队基本上可以确定能够击败中法军队。但这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美国的大西洋舰队必须彻底击败中欧联合舰队。第二个选择,如果真能切断中国同欧洲的联系,那么就等于使投向中国的欧洲国家重新站位,由美国与德国共同主导的欧洲将会使中国完全失去所有有份量的盟友。事个白人世界就会“团结”起来,与中国展开最后的决战。这在政治上来说,是具有决定性地影响力。那么共和党重新夺回总统宝座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麻烦在于,长达数千公里的补给线,很容易会被中欧军队切断,数十万美国军队就会被葬送在北非的沙漠之中。难以抉择的艾森豪威尔,只好下达了暂时停止前进的命令。这让巴顿异常恼火。其实,此时地格局有些微妙。中国希望获得一个同美国作战的重大胜利,来迫使美国两院同意签署停战协议,从而结束同美国的战争。美国则分为两派,一派以罗斯福为首的民主党政府,他们希望已经隐约成为共和党领袖的艾森豪威尔遭受一个较大的,但不影响美国根本的失败。从而可以向两院施加更大的压力,促使其迅速通过协议。而以艾森豪威尔为首的军方及共和党,他们同样希望有一个重大的胜利,来稳定共和党在两院的优势,增加军方在美国政界的势力。各方都需要一个重大地胜利。那就只能在战场上见真章。中意两国军队已经部署好了口袋,等着美国人钻进来。但美国人却在此时打起了其它的算盘,使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