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教父

〖俄国教父〗

第二百一十一章 列宁格勒经济特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戈尔巴乔夫现在的改革彻底的没了章法,国内的经济简直乱了套。反倒是当初谢廖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百一十一章 列宁格勒经济特区 (第1/3页)

按照历史的进程,还有三年时间苏联将成为一个历史的符号。但是这期间是否会发生什么蝴蝶效应谢廖沙是完全无法预计的,不过现在谢廖沙已经无法回头了,一旦他贪污苏联万亿资产的事情被曝光,就是枪毙他十次也不够平息苏联人民的怨恨的。不过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路,谢廖沙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再玩一把更大的。

以谢廖沙为官多年的经验来看,想要把国家的钱顺理成章的放进自己的口袋里,必须要不断的经营和计划各种项目,以各种名目动用国家财政。只有国家的钱投放出去,进入流通领域,谢廖沙才有机会下手。贪污的最高境界不在于你拿了多少不属于自己的钱,而在你想尽办法的侵占全国人民的财富,这个国家的人民还在感谢你。

当谢廖沙和自己的下属官员参观阿富汗撤兵的安置工作的时候,迎接他的并非抱怨和不满。反而是鲜花和掌声。板建房的出现确实做到了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让这些从战场归来的年轻人有瓦遮头,不至于在西伯利亚的寒冬中无家可归。同时谢廖沙提供的就业岗位也让这些年轻人感到万分的感激,现在苏联国内的失业率屡创新高,国家财政再也无法负担整个国家低效的生产经营模式了。虽然苏联的国家制度上没有失业这么一说,但是一座又一座的国有工厂开始停止运营,工人们只能无限期的在家中休假,这其实是事实上的失业,这些人很多都是祖孙三代一大家子人工作在同一个单位,工厂的停工让他们只能从厂里领取不到过去一半的收入,而现在苏联的物价水平已经不是过去的那副模样了。

刚回国的这些军人们很快就明白了回家的生活可能还没有在阿富汗的时候省心。住房,工作等实际的问题一下子摆在了他们的面前。在对比之下,板建房也就没有那么糟糕了。

阅读俄国教父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