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大明

〖天策大明〗

第六百六十二章 政党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刘君韬心中也很是好奇,在眼下大明帝国的政体中,让政党制度自行发展,最后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在建立政党的问题上,刘君韬最终与成化帝达成了妥协,而后便开始向成化帝汇报出兵日本国的事务。

“陛下,此番出征日本国,臣准备调集北洋舰队中的黄海舰队,负责夺取制海权,并封锁日本国沿海各地;同时,征调虎贲军、陷阵军、鹰扬军三部,以及五万新军一同出征。此番开战,臣准备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打断日本国的脊梁,占据日本一部分领土,作为国朝的海外领土,迫使日本国签订城下之盟,作为国朝倾销货物、进口原料之地,并且对国朝行事臣子之责!”

对于出兵之事,成化帝听得很是认真,毕竟这是军国大事。

而且刘君韬所说的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于建立政党的好处,刘君韬在奏议中已经写得太多了,成化帝并不是一个愚昧、迂腐的帝王,虽然奏议中的内容有些超前,但成化帝也能够看的明白,只不过是心中执拗而已。

同时,成化帝也担心政党之议,会逐渐演变为宋代的党争之祸,甚至是会让大明朝政彻底失控!

不过,在刘君韬的努力下,成化帝还是松了口,同意在朝中推行政党制度,但是作为交换条件,目前大明政党只能作为约束官吏、选拔人才之用,不能在朝政方针上施加影响。

也就是说,此时大明政党并不具备“党政一把抓”的属性,对于一些政令,加入政党的官吏并没有一票否决权!

对此刘君韬也是当即便是同意,毕竟此时政党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的确是一个超前的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直接来个两党制,或者是全民大会制度,只能慢慢演变。

第六百六十二章政党 (第2/3页)

政党。宋仁宗时,始有朋党之议;欧阳修著《朋党论》,谓惟君子有朋;盖已明于君子执政,必多集同志以行其政策,不必以朋党为讳矣。我华夏之有政党政治,殆自宋神宗时之新旧两党始。其后两党反复互争政权;新旧两党各有政见,皆主于救国,而行其道特以方法不同,主张各异,遂致各走极端。纵其末流,不免于倾轧报复,不可纯以政争目之;而其党派分立之始,则固纯洁为国,初无私憾及利禄之见杂其间。宋之败亡,便是坏在了党争之上!”

成化帝所说的这些,刘君韬自然是知道的,显然成化帝是将党争与政党执政相混淆了。

刘君韬微微皱眉,说道:“陛下,此政党非彼党!臣提议成立的政党,乃是公党,建立政党是为了约束朝臣。今后,凡是五品以上官吏,必须加入政党之中,并且接受政党规章的约束,违反规章者,便要严加处置。如此一来,不但可以肃清吏治、选拔人才,还可以杜绝一些只会夸夸其谈的无用之人。”

“政党首要在于政!臣所提之政党,便是要专心于朝政,所做之事、所谋之策,皆是利国利民之举,只有这样的政党,配合上眼下我大明的君主立宪制,才能确保大明永盛不衰!”

阅读天策大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