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

〖从1983开始〗

许老师继续没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HE……TUI!

“砰砰砰!”

“砰砰砰!”

“干什么呢大白天插门?”

小阳手忙脚乱的把钱收好,小旭开门,正是父母亲。

“我给《中国青年报》投了篇稿子,这是稿费。”

“……”

“……”

一个小时后,父母勉强接受了女儿忽然变作家这件事,陈父结结巴巴:“那你,你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业务员扫几眼,小姑娘一只,扎俩小辫,旁边跟个更小的。

“对,是我写的,您看!”

小旭又取出报纸,笑道:“我是第十五中学的,听到自卫反击战的消息,就写了这篇文章,我也没想到能刊登呢。”

哟嚯!

业务员不再怀疑,周围人听到也凑了过来。

“你俩是不是又淘气呢?饿了吧,我这就做饭。”

陈母解开围巾,就要进厨房,然后听大女儿来一声:“我们吃完了,下馆子吃的。”

“啥?”

还没等陈父打开抽屉查饭票,大女儿又道:“爸妈,跟你们说件事。”

陈总气势一开,把钱一张张排在桌上。

“那是多少钱啊,快拿出来数数!”

“啊啊啊,真是你写的嘛?”

她姐把信封一甩,小阳屁颠屁颠把门锁上,哗啦一倒:“1,2,3……48块钱!天啊!”

(此处参考马卫都81年的《今夜月儿圆》,拿了65块钱稿费)

小旭淡定,甚至鄙视了一下许老师:辣鸡!有这个又能成名又能赚钱的路子你不走,竟然带着我卖布包?

“哎哟,太厉害了了!”

“这才多大啊,十几岁吧?”

“这就是报纸上说的那个,那个……神童!”

“对对,神童!小姑娘,你会不会也到北京跟总理下棋啊?”

话说改革开放伊始,由于之前憋了太久,显得什么都焦虑、急切。比如在1978年,国家成立了中科大少年班。

“炉果好吃嘛?”

“好吃!”

小阳嘬着炉果,自己忽然想开了:“打死也值!”

二人走路消消食,慢悠悠到了邮电局,排队进去到柜台,摸出一张稿费单和户口本:“同志你好,我取稿费。”

“稿费?”

当时有三个神童代表:宁铂、谢彦波和干政。

万人瞩目,名噪一时,结果一个遁入空门,一个销声匿迹,一个精神病。

小旭呵呵应付着,领了稿费闪人。

小阳不知是做贼,还是怕贼惦记着,一路鬼鬼祟祟,进家门才哇啦哇啦乱叫。

“姐,你太厉害了!”

许老师继续没 (第2/3页)

抄起筷子,气吞山河!

旁人见怪不怪,这年头的人都能吃,尤其半大孩子。

小阳也很努力,吃了半斤,毛干鸟净。小旭差这几两就没饱,又买了点炉果当饭后甜点。

“姐,我们会不会被打死啊?”

阅读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