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帝图

〖三国帝图〗

第55节 兴亡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联说的是平定南蛮之事。

虽然平定南蛮,打是必须要打的,但打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降了复叛,叛了又降,是很多多民族地区的顽疾,算是后世亦然,更不要说现在的汉末三国纷乱时期了。

根本问题其实还是民心问题。

民心未附,或者说民心不附。

诸葛亮真正解决南蛮问题,用的是攻心为,是靠攻心收服的民心。诸葛亮的攻心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蛮人自治,蛮人自治解决了化习俗的差异。因为,不同民族间的统治,会因为化习俗的差异,造成官府和百姓之间种种的不和谐,种种的矛盾,天长日久积累下来,会酿出巨祸。而自治,则规避了这些风险,算是较好的解决了这方面的困境。

二是出资招募蛮人勇士,组建了威震三国的无当飞军。招募蛮人入军,相当于用财政补贴了蛮人,另一方面,也把蛮人的青壮年都集收入蜀汉军,等于把蛮人可能叛乱的生力军给拿走了,所以蛮人叛乱的风险也大大降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孟获之死必须要有个明确的交代,要给南各部各族百姓一个明确的交代。否则,想要南真正的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为啥刘璋要把孟获之死强栽在曹老大头的原因。

曹老大名声现在较臭,现在背这个黑锅最合适。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刘璋还是刘范,谁背这个黑锅都不合适,至于孟尤,他背的话,缺少说服力,南各族肯定不太相信,因为那是他亲哥哥。所以,曹老大躺枪了。当然,曹老大在整个事件,也不清白。

后世有人曾经给诸葛武侯写了一副对联,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第55节 兴亡 (第1/3页)

初平三年,冬十月。三寸人间

南叛乱,震动蜀地。时蜀郡太守刘璋临危受命,率众千余,轻兵突进,渡泸水,入南,于皎平渡大破南蛮联军,斩首五千余,俘三千,遂围滇池。又于滇池城外,计破蛮人象阵,蛮人胆寒,孟尤出降。孟尤既降,倍言蛮人艰辛,及其兄孟获之死冤屈,言非有叛意,实乃情势逼耳。太守乃详查之,方知有曹贼暗使人刺杀孟获,嫁祸刘璋,致使南糜烂。乃大索曹贼之间于南,获汉蛮数人,皆直认不讳,遂明正典刑,昭告天下。

事毕,会盟诸部,于雪山之巅,祭天地之灵,通古今之好,约为兄弟,永不背离。神鬼为证,勒石记之。

南为啥会发生二次叛乱,最关键的是孟获之死。

阅读三国帝图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