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顺之钢铁世纪

〖新顺之钢铁世纪〗

第九章厚德与仁义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罢了!天下的生意是做不完的,有钱大家赚才是正道!”陈再兴站起身i,还了二人一礼,便将缅甸发生政变,缅王身死,二子逃入大顺,现在正在畹町顺军保护之下的事情讲述了一遍,最后陈再兴笑道:“二位,我在缅甸五年不到时间内,便积累家资不下百万,并非在下做生意的手段胜过二位,而是缅甸那边土地丰饶,宝货如山如丘,随便做点什么,都不难赚钱。如今其国中变乱,正是大好机会,若是我们将那王子送回缅王宝座,裂土封爵自不用说,如求取一二利权,缅甸方圆四千里,皆为沃壤,其地几不下我大顺十分之一,稍加整治,以二位的才具,其利岂可计数?”

柳、孔二人听到这里,都不禁怦然心动。原i自从明末战乱以i,中国经济中的资本主义成分不断增加,在江南、广州、天津、汉京、两浙等经济中心区域出现了相当一批从事纺织、榨油、钢铁等行业的大小工场,这些工场的技术水平、规模相较于明末的前辈i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也给他们的主人带i了巨大的财富,他们和从事贸易、货币兑换、大规模经济作物种植等传统行业的同行们一起组成了一个无论在社会影响力和资本数量上都远超前朝的工商业阶层,这个阶层还通过让子弟科举为官和购买国家债卷的形式对大顺国家获得了相当的影响力。但当历史进入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这个阶层却发现他们身处的环境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本i大顺商人的主要贸易对象是日本、东南亚、北方游牧民族以及那些红头发绿眼睛的洋鬼子,但随着英国人在印度、锡兰等地试种茶叶、在西印度群岛和巴西种植甘蔗的逐渐成功,南方商人传统的获利丰富的茶叶、蔗糖贸易逐渐变得萧条起i了,而传统的出口市场东南亚地区也出现了i自远方的竞争者,还有苛刻的限制条件;日本在维新之后,采取了高关税的壁垒政策,以保护国内弱小的新兴企业。在失去了这些传统市场的情况下,大顺国内的情况也并不乐观,毕竟大顺绝大部分人还处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态之下,他们除了极少数自己无法生产的生活必需品,根本无力也没有必要购买其他的产品;而大顺政府开国时为了防止农民受到商人盘剥而建立的以粮布为形式的税收制度也加强了这种经济形势。

这一系列内外因素造成的结果就是自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i,大顺国内第一次出现了一种“生产过剩”的现状:采用了更先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九章厚德与仁义下 (第1/3页)

柳、孔二人说到这里,早已忘记了两人之间的仇怨,齐声咒骂起洋人和朝廷i,浑然忘了他们此次i的主要目的,陈再兴看了看两人,替两人面前的酒杯斟满了酒,笑道:“二位都是生意人,应该听说过‘种田之利,不过十倍,珠宝之利,不过百倍,立国之主,其利不可计数’这句话吧!”

柳清扬茫然的点了点头,一旁的孔璋好歹是圣人后裔,腹中的文章尚未全部丢光,赶忙答道:“此言莫不是出自吕不韦之口!”

“不错,正是吕不韦!”陈再兴笑道:“种棉花,织布之利不过十倍,在下在缅甸那边发现宝矿,获利不过百倍,但这些都比不上吕不韦那般,立一国之主,才是最大的买卖呀!”原i方才那吕不韦本为卫国大商人,通过扶植秦国在赵国做人质的王子异人,帮助其回到秦国成为秦王,当上了秦国相邦,获利亿万,并留下著名的《吕氏春秋》。中国历史上的商人何止亿万,但如论地位和成就,还没有一人能与其相比的。

柳、孔二人又不是傻子,听到这里,已经听出了陈再兴的意思,柳清扬看了孔璋一眼,笑道:“榜眼公请我们两个i,想必是有一桩大买卖要便宜我们了吧,这里在下先谢过了!”说着柳清扬站起身i,对陈再兴唱了个肥诺,孔璋也忙不迭跟着起i行礼。

阅读新顺之钢铁世纪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