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唐朝工科生〗

第七十七章 荒诞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李大亮是个讲究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摆事实讲道理,派了工部听话的人过来,就跟老张讲解了一下现在的蕃地、西域、北天竺行情。

“如此说来,五年之内,蕃地逃亡之人总数,能有十五万?”

“回使君的话,敦煌宫的预计,是不止的。以勃律国为例,勃律国散兵,便有一师直接投奔了西军,卸甲之后,专门做起了捕奴营生。”

“你等等。”

老张一个激灵,“这一师……是那个一师?”

“不错,两万人。”

“……”

神经病啊!

就算不是正规军,你也不能自暴自弃啊。集体跑路是几个意思?好玩么?

老张对西域、雪域的估计,还是相当不足的。唐朝“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对本地区的旧有文化摧毁,不敢说是彻底的,但却是史无前例的。

这特么整个一玄学。

连人口贩子都惊呼:今年的生意真鸡儿好做,奴隶都学会抢跑了嘿!

打黑工至少像个人么,唐朝还管饭。那些个倔强的贵种高呼这样是要亡种的,奴隶们反手就是一刀:你先亡!

随后跪舔唐朝的时候,又把贵种们的女眷进献出去,至于唐朝相公、官人,愿不愿意玩“蕃女未亡人.avi”,就不是他们该知道的。

“路上死恁多人,蕃地依旧有大量逃奴。除蕃地诸部,彼处象雄二十余法主,也多有迁徙前往勃律山口。”

旧时代的一应“血统”政治,仅仅是唐朝皇帝打了个喷嚏,就彻底的瓦解。官僚政治的先进,对这个地区的中低层而言,是一种活着“重新投胎”的福利。

他们不但能活着,还能有那么一点点私产。他们不再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七十七章 荒诞 (第2/3页)

就是刚刚过工业成本线。当时听说哪里哪里有富矿,地名说出来他都是懵逼的,他知道哪儿是哪儿啊。

可现在,老张咋摸着味道,心说这不会是金矿多如狗,银矿遍地走吧。

纠缠起来,这一桩桩事物还真是联系在一起的。开矿要劳力要苦工,偏偏这时候蕃地玩起了“解放”,牧奴反手高举“大皇帝陛下万岁”的旗帜,把夕日的老爷们弄死在牛粪堆里。

然后愉快地翻山越岭,跑去西域打黑工去了……

阅读唐朝工科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