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化三国重生

〖黄天化三国重生〗

第84章 孙策怒斥许攸 大顺醉战黄射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孙策见二人已退,思忖良久。猛然想起柴桑口大都督周瑜。吴人传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乃使快马往柴桑见周瑜。周瑜修书与孙策。书略曰:“臣自随陛下起事,早晚不忘大仇。今柴桑口养兵千日,正待用时。只待陛下之令,便可西征江夏。吴齐之盟,乃是后方屏障,断不能轻弃。望陛下察之。”孙策观书,乃责张昭曰:“汝引许攸来,险误军国大事。”遂令将许攸逐出吴界。

却说许攸等被孙策逐出建业。杨凤曰:“此地不留人,不如去投荆汉。刘备最善仁义,必能收留。”许攸曰:“刘备虽仁,却有卧龙、凤雏相佐,其智谋皆在我之上,投之无义。”杨凤曰:“如今没落了,还有何念头,不如投之一试。”陶升等皆愿往。许攸无奈,只得随众人同去。

早有细作报于襄阳。诸葛亮先来向刘备贺喜。张飞嗔曰:“量一许攸,受众国唾弃,得之何喜之有。”诸葛亮屏退左右,私谓刘备曰:“吾道喜者,非为许攸。而为陛下能收江夏者也!”刘备笑曰:“何计能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4章 孙策怒斥许攸 大顺醉战黄射 (第1/3页)

三国篇

却说许攸弃了兵马,引亲随投东吴。吴主孙策令款留于都城。小居四月有余,不曾见着孙策。一日,左右传报云,有故人来投。许攸急忙见之,竟是杨凤、陶升二人。许攸急问曰:“二位将军自泰山一别,杳无音信,今日何故至此?”杨凤曰:“泰山兵败后,我等走散。恐朝廷降罪,不敢回邺都。闻知先生投了曹秦,遂商议去寻先生。却闻先生兵败东平。不知虚实,不敢轻动。今又探得先生在东吴,特来相见。”许攸叹曰:“齐人诡计,使某两次受辱。恨不能报仇。”杨凤曰:“今投东吴,吴主有何说?”许攸曰:“吴主不曾相召。至今未有缘见驾。”杨凤曰:“我闻长史张昭府邸在此,何不见之。”许攸叹曰:“张昭贵为长史,官居显赫,身份贵重,亦不得轻见。”陶升曰:“我有一族兄,曾闻在北大营当差,若能寻得,或能引荐。”许攸闻言喜曰:“事不宜迟,可速往北大营打听。”陶升当即辞去,至晚间方回,来传喜报:“族兄陶然,现于北大营中任骑都尉。我以要事相托。其已允诺,约定来日午时,同往长史府中。”诸人不禁转出喜容。

次日午时,许攸等早在城头等候。不多时,陶然至。引许攸等往长史府去。因有陶然引路,更兼许攸乃是有名之士。张昭不曾怠慢。茶水寒暄,相互客套。许攸道明来意:“在下势穷,前来投吴主。赖吴主恩典,安居数月。只恨许攸福薄,不能面谢吴主。”张昭曰:“吾主自领江东业,招贤纳士于四方。许先生乃是天下名流,主上必当重用。”许攸曰:“汉分六国,吴安一隅。某在HB时,早观天下形势。能领天下大统者,唯有吴国也。”张昭曰:“六国并列,何能断言吴能领大统。此非戏言乎?”许攸笑曰:“齐鲁虽强,却有北魏牵绊,曹秦虽横,却有蜀、荆扰乱。只有吴国偏安,只待周都督练成兵马,西进北上,何愁大统不成。”张昭起身曰:“先生果然慧眼,一眼望出国中之事。眼看中原战事将起,正是吴国用武之时。我当领先生见圣上。实不相瞒,我主不召见先生者,皆因先生欲伐齐之故。先生见圣上,断不可劝其北伐,只能议其西征。”许攸抢言:“谨记!”

遂引许攸见吴主。许攸立于外,不敢轻进。张昭先入,叩拜毕。吴主问张昭曰:“子布所来何事?”张昭曰:“特引南阳名士许攸,来见陛下。”孙策曰:“宣他进来。”须臾许攸进殿。孙策曰:“许先生万里来投,朕当早用。奈国无空缺,使先生久守。此朕之过。稍时便叫张纮测排官职,即刻上任。”许攸急跪曰:“攸见陛下,非为求官而来。乃与陛下讲定天下之道。”孙策问曰:“欲劝朕往何处用兵。”许攸曰:“淮南、徐州皆可!”张昭闻言大惊,急目视许攸。许攸只装作不知,依旧劝其伐齐。孙策止其曰:“我国上下皆敌荆而友齐,先生劝朕破盟取齐,可乎?”许攸曰:“吴欲领大统,必先取齐。望陛下思之。”孙策不喜,令退许攸。张昭急带许攸出。

阅读黄天化三国重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