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上坟

〖院上坟〗

第一百四十八章 舟行(戍)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他们的船白天跑了一趟武汉,当天卸了货就返了回来,船过九江时,已经入了夜,但想到再有一两个小时就到家了,老黄还是很高兴,就来到甲板上吹吹风,看看夜景,顺便抽上一支烟。

那时正是鄱阳湖涨水的季节,湖面平静,但四周除了能看到自己船上的光亮,漆黑一片,连熟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下午三点多时,老陈和郭馆长一起来到招待所,告诉我们,那个黄老先生联系到了,我们现在就过去找他。

在老街的一个茶馆里,我们见到了黄老先生。这茶馆倚建在一条清溪旁边,白墙青瓦,木格重檐。对岸林木葱郁,远处就是淡雾微笼的庐山,小街上并不见什么行人,是个非常清幽的所在。

黄老先生六十出头的样子,精神矍铄,身板硬朗。他热情地与我们握握手,看得出,他从前是个长期在船上的船工出身,皮肤有些黝黑,手很有力道,布满老茧。

黄老先生之前已经了解了我们的来意,客气地给我们几个把茶倒上,又掏出烟来,一人给我们敬了一根。开始慢慢讲了起来。

八五年时,老黄还是县运输公司的职工,他工作的那艘船是一条三千吨的驳船。出事的那天,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已经在船上呆了快三十年的老黄,记忆中,还从来没有遇到这么难熬的夏天,轮机舱里不到十分钟,浑身衣服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第一百四十八章 舟行(戍) (第1/3页)

庐山一带在地质上属于非常年轻的地壳板块,地质活动较多,所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而鄱阳湖是个因为多条水系汇入长江而形成的淤积湖,湖本身是不断变化的,在先秦时期,湖水面积并不大,汉代时,枭阳城遗址还在现在的湖心,说明当时的鄱阳湖非常狭长。鄱阳湖面积的大幅扩张实际在唐宋时期,北宋年间水面面积最大,那时真是八百里烟波浩渺,一望无际。但到明清时,由于长江河道的变化,再加上手工业的兴盛,用水量大增,鄱阳湖水面又逐步缩小。

所以现在鄱阳湖底应该与周围的地质情况类似,也会有地热温泉的存在,而且在压力作用下,地热温泉很可能会从湖底的地壳薄弱处涌出,在湖底形成一条地热河。这条地热河会不断的变化,因为受到上层江河汇入水量的影响,那么,在这条地热河里,是否会存在一个与湖中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寄居在地热河里的生物也就会因为河的移动而移动。

总之,我想要了解的就是,究竟在较高温度环境里,是否会存在淡水发光生物,比如,曾茜之前提到的不可能出现在鄱阳湖中的淡水发光水母。

听完我的思路,曾茜久久没有说话,沉默了半晌,她告诉我,她会马上去查资料,一有结果会马上联系,说完就挂了电话。曾茜的效率我还是放心的,现在要做的就是寻找更多我们之前忽略的线索。

阅读院上坟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