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上坟

〖院上坟〗

第三百二十章 地火 (辛)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下一页纸上,是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部对广灵驻军的命令,从文字里,我大概推测出在广灵至少有日军的一个中队,而且它的驻地并不在县城,而是在成家岭矿,显然这是为保护矿井而刻意做的安排。但日本在山西有大量的煤矿,比成家岭矿规模大,产量高的有的是,从未听说需要驻军保护的,最多由地方伪军来维持治安。那么成家岭矿里到底有什么值得日本人在这里耗费本就十分紧张的驻华部队呢?

这页纸的内容更是奇怪。成家岭的驻军应该之前给司令部打了报告,现在这张纸是司令部对报告的回复。我不清楚之前报告的内容,单看回复命令,应该是解决矿工大量逃走和失踪的问题,解决的方案是把矿场的围墙再加高一米,安设电网。同时由当地伪军抽调一个连的兵力,驻守在东阳村,抓捕逃走的矿工,对逮到的矿工一定要杀一儆百。东阳村就是那天我们露宿的荒村,但确实是成家岭矿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再此设卡,矿工就很难逃出去。

但真正引起我兴趣的是关于失踪这个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百二十章 地火 (辛) (第1/3页)

那叠卷宗一共六页纸,绝大部分都是日文。只有其中一页是中文翻译并撰抄的,估计这一页是发给广灵地方治安维持会的。其中意思是,定在四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将炸毁成家岭煤矿的十座矿坑,要求地方维持会组织两百名壮丁在十二号去矿上帮助装运一批物资,同时安置从矿上撤下来的一百五十六名矿工。但这篇纸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炸毁矿井的原因。

剩下五页纸虽然是日文书写,但好在里面有不少汉字,虽说意思有些出入,但连蒙带猜还是能看出个大概。但前后一比较还是能分析出很多问题。

首先,第一张纸上提到了矿上工人不足的问题,记录了日军从附近几个县城征发了四百六十多名劳工的事,时间大约是四一年七月。四二年二月,矿上接收了两百三十七名俘虏充当下井的苦力,到了四三年九月,再次征发了三百七十三人。我虽然还不知道矿井最早生产的时间,但按戴矿长的说法,应该是在三九年到四零年间。戴矿长还推测,从日占时期矿场的规模上看,至少劳工人数在六七百人的样子。那么简单计算一下,不包括矿井刚投产时的矿工,仅仅三年多的时间,日军为矿上征集了一千多人。而到了炸矿的时候,矿工只剩了一百五十六人。

这个矿工的损失比例高得有点骇人听闻了,就算是矿工受到了日军非人的待遇,但不到百分之十的存活率,也是极不正常的。在我的印象里,日本驻屯军对当时的占领区是当作自己国家来看待的,特别是河北、山西这些占领较早的地区,日本在基础建设和工业建设上投入很大,而且他们将占领区劳动力人口看得和矿产资源、粮食资源一样的重要,很少有虐杀劳工的事件发生,相反还在不断从战区迁移人口,增加劳工的基数。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大批矿工的死亡呢?

阅读院上坟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