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第八十三章 史诗级的盛会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中国此时正值内乱时期,而且刚度过封建社会,此时的科学界人才较少,不过来的重量级人物不少,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侯德榜(近代化学工业奠基人,世界有名)、还有正在美国留学,和他老师康普顿一起来的吴有训(中国物理界先驱,协助康普顿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应该有他的一份)、熊庆来(中国数学界先驱、南京大学数学系创办者)、叶企孙(他的学生有王淦昌、赵九章、钱三强、邓稼先,两弹一勋功勋章23位获得者,有19位是他的学生)、胡刚复(中国物理界大师,把浙江大学理学院办成了当时全世界最好的学院之一)、陈桢(近代生物学家,中学《生物》的教材就是他首先编的)、茅以升(近代著名桥梁专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一个科学技术井喷的时代,大师云集,整个人类文明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年代,像这个黄金二十年一样诞生了如此之多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们,任何一个人都是能够独霸一个时期的存在。

现在,他们齐聚在雷根斯堡,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才荟萃。

所有人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坐着,整洁肃穆的会场安静下来,大会正式开始。

雷根斯堡大学校长瓦根舍因首先上台讲话,这位世界著名教育家,世界历史48位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雷根斯堡方面对科学家们的安全问题格外重视,用整整一个营的武装力量来保卫安全,有些顶尖科学家甚至可以选择配备保镖士兵,保护至离开德国的那一天。

德国的科学家们占了很大的比例,是世界科学家的三分之一力量,可以说德国是一个科研大国,可惜大多数科学家都是犹太人,历史上遭到了纳粹德国的驱逐,把科学家们赶到了美国,要不然,美国怎么可能在科技方面崛起,德国的科学研究力量也损失殆尽,就连大名鼎鼎的哥根廷学派,也因为希尔伯特等人的离开,从而使这个传承了几百年的数学流派在德国大地上消失。

下午五点,雷根斯堡科学大会正式召开,科学家们全部到齐,近万名科学家占世界研究工作者的百分之八十,剩下没有来的百分之二十的要么有急事,要么就是国家贫穷,信息不通,没听说过这个事情,就算是德国政府出钱资助,也是来不了的。

这些国家大多都是非洲和亚洲国家,中国受到顾维钧和蔡元培的影响,邀请来了不少人,亚非两洲其余的国家只有日本印度来了,虽然来的人比较少,但也算是派了代表。至于非洲,全是殖民地,不考虑。亚洲的只剩下缅甸、阿富汗、伊朗这三个独立而又落后的国家没有来人。

印度物理学界的佼佼者拉曼等人(1930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作为印度科学界的代表还是来参加了此次会议。

第八十三章 史诗级的盛会 (第1/3页)

雷根斯堡会议大厦并不高,只有三层楼的建筑隐于花丛树林之内,风格秀美,雕梁画栋,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虽然不高,但每一层楼都非常宽,可以容纳上万人。

庄严大气的一楼礼堂中,此时摩肩接踵,宾客如云,这些人看起来都很平凡,有的人穿的衣服甚至有补丁,有的人衣冠不整、面色枯槁。

但这并不妨碍彼此之间的尊重,因为在场人中都是科学研究界的佼佼者,全部都是人类未来的希望。

物理、化学、医药、天文、地理、生物、电磁、实际应用技术总计几千名科学家济济一堂,这些科学家们是整个人类科学的脊梁,无一不是世界各国的宝贝,如果损失三分之一,整个科学界至少会倒退十年。

阅读德意志将永世长存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