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

〖明末称雄〗

第379章崇祯十四年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些工事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迟缓攻城者的速度,使得他们在城墙三百步内这个距离,让城上的炮火有更多的攻击时间。

傅山甚至打算让工匠们制造一批地雷,埋在城外地下,让那些进攻者踩上去就爆炸。不过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工匠们暂时无法制造成这样的地雷,因为没办法很好的解决触发引信问题。

这个触发引信,其实炮弹工坊一直就在研究着。若是能够研制出触碰引信,那么就能让榴霰弹更加威猛,不过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办法。

朝廷倒也有一种不需另外点火的触碰地雷,靠的是钢轮发火,在机匣中安置一套传动机构,当敌人踏动机索时,匣中的坠石下落,带动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

不过这种地雷发火率很低,且威力有限,最终被傅山放弃了。

不过在辽阳城最强大的防御武器,不是城外的这些工事,而是城头上的火炮。

城外的工事顶多算是辅助,真正的杀招还是大炮。辽阳城两协人马却拥有四个炮营,足足两百多门各式火炮,还没算上下面连队装备的轻型山地榴。

为了让大炮发挥充足的威力,傅山在城墙上建立了炮塔楼,每个塔楼里都有上下两层九门火炮。最为强大的是。这些炮位并不是固定的,他采用了楚军战舰上舰首炮的设计,有一个轨道,能够一百八十度旋转,按需求,调整射击位置,打击到更广方向的敌人。

城头上的那些炮塔,都设计为可以和附近的炮塔形成交叉火力,进一步提升火力。

虽然重炮团和野炮团的那些长短加农炮,由于弹道平直。射程较远,并不太适合守城。可傅山依然把这些大炮吊上城头,对于傅山来说,这些炮也一样有作用。可以在清军在远处集结之时轰击他们,甚至轰击他们的后方阵地。

这些拒马全是尖角,他们连在一起,是对付战马的极好障碍。

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排拒马,另外在城外的三百步内,到处都挖陷马坑,坑并不大,差不多刚好容一只马脚,也并不太深,但却能让奔驰的战马踩进去后摔倒腿折。

与陷马坑相配的是只到小腿高的鹿脚尖桩,这些插进地中的鹿脚桩,杂乱无序,却密密麻麻,绝对能大大迟缓攻城一方的进攻。有这些桩,盾车推车都能以前进,战马更能奔跑,就算普通步兵都难以放开奔跑。

更何况,在靠近城池的百步内,除了陷马坑和拒马、鹿脚外以及长尖桩外,还有许多成串的铁蒺藜。

这些防御工事简单却又有效,耗费的不过是些俘虏们的时间和体力,但对于城防,却有极大的帮助。

毕竟拥有一二里甚至数里射程的长加农炮,射程可不是吃素的,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79章崇祯十四年 (第2/3页)

名字平夷。

自傅山来到辽阳接任指挥官位置后,他每天早上都要在平夷门城楼上点将议事,而不是在城中将府议事。

站在平夷门上,能够清楚的看到城外。傅山到任后,立即又令城中的青壮百姓和俘虏,在城外的每一处空地上,都建立起了防御工事。

在干旱的护城河里栽上尖桩,在护城河靠近城墙的一面,又垒起了一道丈高的羊马墙。然后在另一面壕边竖起沉重而尖锐的拒马。

阅读明末称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