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

〖明末称雄〗

第551章祸水东引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在刘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刘钧吓了一跳。不过转念一想,编了这么多民兵,说明贵州的土著已经充分的调动起来了。

至于编了这么多民兵,要给饷给赏赐,虽然会是一笔不小的钱。但刘钧觉得值得。这是贵州的改天换地,让这些过去被压迫的社会底层站起来,成为朝廷的编户齐民。得让他们出这口闷气,同时也得让他们确切的感受到成为帝国子民后的不同。

跟着帝国。是前途光明的。

也要让他们彻底的跟以前的主子决裂,再不给那些人有可乘之机。

刘钧拿起笔,开始给刘侨写谕旨。他让刘侨尽快清理田亩,把田产尽量的分给那些民兵们佃种,也允许他们购买这些官田。

许久后,他又提起了笔,接着往下写。

“如果有机会,别急着把云南的乱军消灭,试着把他们往南赶!”

云南的南面是缅甸和越南。

此时,缅甸与云南交界的不少地方,都曾经是元明时的土司,但后来为缅甸所占。比如木邦,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路。治所在今缅甸兴威。辖境相当今缅甸掸邦东北部地区。明洪武十五年改为府,永乐二年改为军民宣慰使司;万历三十四年地入缅甸。

东南的越南,更是在秦汉时就已经是中原设立的郡县,到唐末时又叛出,明初曾经收回,可后来越南人叛乱,建立后黎朝,明军退出。

田价定个比过去市价略低些的价钱,只要这些民兵们愿意赎买,就卖给他们,甚至可以让银行那边给他们办按揭买田。

朝廷不需要留着这些地。也不要在意田价、利息这些,可以的话,尽量把田卖到百姓手中,这样一来,有了田地的百姓,会更加对朝廷感恩戴德,同时朝廷也不用费心管理这些田产,朝廷只需要收税就好了。

现在百姓们当民兵挣到的银钱,也会通过买地,转手又回到朝廷手中。还能彻底的稳固朝廷在贵州的统治。

对于贵州民兵,让他们都有机会上过战场,也就行了。不需要一直保持,每个民兵打两仗,然后可以解散他们回乡,或者雇佣他们在贵州修建道路。

至于那些被俘的土官土兵,刘钧的意思是不杀,但也不会轻易的放过。得接受劳动改造,就在贵州开山修路,每个人起码得劳改五年以上,等修了五年路后。就把他们迁到海南台湾或者辽东等地去,给他们块荒地。让他们重新做人自给自足。

这个消息确实振奋人心。

朝廷也成功的分化了这些土著,让那些曾经被上层剥削奴役的土著,纷纷起来反抗过去的主子,革他们的命。

以土攻土,这招很成功,刘侨的六万大军,基本上没打过几场像样的仗。刘钧原本还担心贵州道路艰难,粮草炮弹等转运不及。现在,贵阳城里的物资仓库全是满的,还越堆越多。

不需要出动大炮,连汉军的火枪都不用动,狂热的民兵队们就已经把他们过去的主子全掀翻了。

“贵州已经编设了十万民兵。”

刘侨希望朝廷能够马上选派一批地方官员过去,接管地方官衙。

秦良玉已经进入了云南。刘侨也希望能早点结束贵州这边的后续,早点入云南。

刘钧拿起笔,在信中告诉刘侨,不要急着南下云南,先把贵州稳固,等朝廷选派的官员到达后,也还得继续在贵州维持一段时间。

至于云南的叛乱,不需要着急,让叛军先跳一回,朝廷也更希望那些乱党尽数冒出来,到时正好一网打尽。至于叛军造成的破坏,反正云南也没有多少汉人。

刘钧写到这里,停下笔,沉思一会。

第551章祸水东引 (第2/3页)

顺。

贵州的大局已定,许多贵州土著已经败退逃窜到了广西和云南二省,把千百年来世代相袭的家业根基扔下不管了。

刘侨还告诉刘钧一个好消息,这次在贵州用兵,南征六万兵马不但没有消耗多少钱粮,相反,还大赚了一笔。他们抄获了无数的土官的寨堡,夺得的战利品将贵阳城里的好几个仓库都堆满了。

虽然发了一部份钱粮给那些‘民兵’,可那仅占了一小部份而已。更别说,朝廷得到的另一项重要的资产,是那些已经没了主人的田产、城堡、商铺、矿场、作坊等。

阅读明末称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