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

〖明末称雄〗

第577章红利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商人们赚了钱,朝廷增加了税收,士兵们得了赏赐,军工坊订单增多,工匠们增加了收入,就是粮草等价格上涨,百姓们的收入都增多了。

不论从哪方面看,大汉在关外的这系列开疆拓土,都既没损害百姓们的利益,也没损害朝廷的实力,相反,各阶层似乎都还因此得了不少好处。

更别说,朝廷将把许多在中原穷困无地的百姓,移往关外,分给他们大批的田地了。而中原许多穷困百姓移往关外,那中原各地的土地压力等也会大减,留下来的百姓生活会变好些。

移民实边,朝廷又稳固了边疆,增加了田地产出,增加了赋税。

无论从哪里看,都是共赢互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情况,是他很难想的通的。汉武帝北伐匈奴,打了几十年,把匈奴打的西迁,可汉人口减半。隋炀帝三征辽东,兵发百万,虽然把高句丽打残,可沉重的兵役、夫役,也把天下百姓压的喘不过气来,终于被迫造反,大隋二世而亡。

甚至后来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到后来唐高宗时终于联合新罗灭亡百济、高句丽,可实际上也是给百姓造成极大的负担,朝廷的这些征战,百姓们都没得到什么实际好处。虽然从长远看,这些战争,其实是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关系中原安危。

但对当时的百姓来说,他们什么好处都没得到。

将士们战死沙场,客死他乡,大量伤亡。百姓的负担不断加重,兵役、夫役,压的喘不过气来,朝廷不断增加的战争支出,将国家拖到危险的边缘。

明朝时,关外的战争,更是直接把明拖的崩溃了。

最重要的不是皇帝搞定了关外,而是皇帝搞定关外蒙古和女真人的过程中,不但没有损耗中原的实力,反而提升了许多实力。

朝廷开拓了边疆,收回了辽西,又把蒙古草原也给控制了,新增的燕北、漠南、绥远、宁夏、岭北、辽北诸省,以前可都是蒙古人控制的地盘,更别说辽西全面收复,马上又能把辽东也俱收复。

朝廷向北开拓了数千里疆域。

这个过程中,朝廷没有加税加派,百姓没有增加什么负担。帝国的将士们损伤也极小,他们只是在蒙古人面前出动展示下军威而已。

朝廷消耗了些粮食,但得到了大批的草原牲畜、皮毛、奶肉、矿物等。

可大汉的关外战略,却完全不同。

从朝廷到百姓,从将士到商人,大家都只得到了好处。

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与这一样让人难以置信的还是西南的改土归流。

倪元路当初也反对改土归流,认为这必然逼反

第577章红利 (第2/3页)

帝还驱虎吞狼。用蒙古诸侯灭了科尔沁四部,又东征女真,朝廷在关外,根本不伤一兵一卒,不费一刀一枪,就减了蒙古五十万丁,如今又将收复辽东。

想当年,大明之时,北方无一日安宁。虽成功与土默特议和,可左翼的察哈尔却一直袭扰不断,更别说辽东不断崛起的女真人。

若非女真,大明也不会轰然灭亡。

当年大明每年花费无数钱粮,耗尽国家实力,也都搞不定的关外乱局。可现在皇帝却轻松的就搞定了。

阅读明末称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