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

〖明末称雄〗

第579章总裁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道旨意一下,满朝哗然。

很快,已经离开云南返乡途中的刘侨再次上表,拒不肯受封郡王之位。

如果刘钧下了三道赐封旨意,刘侨上了三道拒绝表章。最后,刘钧下了第四道旨意加封他其王,刘侨也坚决的上了第四道拒绝表章。

不仅拒绝封王,刘侨也坚称自己病重,难以再担任官职,一再坚持辞去两广总督等职务。

最终,刘钧没有下第五道封王诏书,也接受了刘侨的辞呈。刘钧让刘侨安心在麻城养病,派去了最好的御医,同时也派去了工匠,下旨为他在麻城建造一座豪华的府第,并从内帑中又拿出一百万,把给他的赏赐增加到了两百万块银元。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刘侨算是上是新朝的元佐,且还是宗亲,但毕竟他不是皇帝的心腹旧从,不但自己身居高位要职,几个儿子也尽掌要职。若是刘侨不知收敛,不懂进退,只怕早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刘侨回乡养病后,刘钧晋刘允升为右枢密使,并晋封他为县公爵,其原职直隶总督一职被免除。

直隶总督是天下第一督,而枢密右使是新设官职,枢密院的副职。枢密院是如今朝廷掌握军令的最高衙门,从直隶总督到枢密右使,倒也可以说是升职,又从侯爵晋封为县公爵。无论怎么看,刘永升都是高升了。

空出来的直隶总督一职,由兵部尚书张国维接任。

随后。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刘允贞,也跟着高升了。他被授任云贵总督一职,原云贵总督方孔炤则调任两广总督,接替刘侨留下的空缺。

刘侨的辞职归养,引发了朝廷一连串的人事调动。

如今刘侨父子没这什么想法,不代表以后不会有,权力这东西,一旦握久了,什么可能都会发生。

刘钧自己可就是最好的例子,前车之鉴。

现在刘侨这道奏章,但是相当的识趣,如此一来,倒也免了君臣猜忌。

仔细的思虑过后,刘钧最终还是同意了刘侨的请求,他下旨令云南方面,立即护送刘侨返回湖北麻城老家休养,同时从京中派去最好的御医看诊。

刘钧做的还不止这些,他没有马上接受刘侨的辞呈,而是暂时保留他的职务。另外,西南平乱的功绩还没有评定好,刘钧已经先下旨晋封刘侨为江夏郡王,赐银元一百万。

但最终尘埃落定之时,人们还是纷纷惊叹刘侨父子深得天子宠信。刘侨去职,可三个儿子,大儿子晋位为县公,升任枢密右使。第三子更是由五城兵马司的提督。一跃出任为云贵总督,成为封疆大吏。

“齐公激流勇退,倒是不恋栈权位,这真是相当难得啊,不过也是,一个不能世袭的郡王爵位,换来的却是以后几代人的富贵。值了!”

正所谓外人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刘侨的突然患病请辞,以及随之而来的封王以及刘侨两个儿子的高升,别人看到的都是表面。可却也有不少明白人看到的却是事实的本质。

倪元路对于刘侨的辞归乡里,就看的很透彻,这是激流勇退啊。

第579章总裁 (第2/3页)

功,若班师回朝,朝廷要如何赏?

最关键的还是刘侨父子全都身居高位要职,这就是很麻烦的事情了。

刘钧之前也确实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当初他让刘侨去两广任总督,调离出京,也是因为京里没他的位置了。

刘侨父子未必会有什么不轨心思,但防范于未然,做为帝王,不能等事情发生了才后悔,权力这个东西必须是要严防死守的。

阅读明末称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