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

〖明末称雄〗

第588章经营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直隶总督张国维也点了点头,“这么一改造,地方更漂亮了,也更整齐顺畅了,还更繁华了。朝廷投入是不少,可转手却还竟然大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今年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遇到一个冻死饿死的。

也没有发生过雪压塌房屋的情况。京师腊月里的薪、炭的价格都没有涨价,官府提供了充足的薪炭供应,每家每户都能凭着户口本身份牌,领到足够一家人过冬的平价薪炭。

以往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不但京师各官衙紧张,担心饥民闹事,就是各家大户商贾们,这个时候也得帮忙施粥放粮。一旦饥民们饿的狠了,不说暴乱,可是各种偷盗抢劫总是难以控制的。

现在好了,雪花飘飘,天寒地冻,大家却能带着轻松的心情欣赏一下美丽的雪景。

入冬后,刘钧跟蒙古诸侯合作的买卖也很兴旺。

朝廷在丰富百姓菜篮子的同时,自然也是关税、交易税、营业税等等收的盆满钵满。

几千举人在紧张的考试着,刘钧却很悠闲的穿了一件羊皮袍子在京师的西门大街逛街。大群的侍卫亲军以及锦衣卫和东厂等侍卫或明或暗散布四周。

最近这些天整天都在跟各种财税报告打交道,刘钧也有些累了,今天下雪,刘钧干脆扔下奏章,带着义子刘成功以及傅山、刘允升等几位臣子一起微服私访。

西门大街已经成为京师最热闹的地段之一,年关将近,沿街的商家已经开始炒热年节气氛了。

“南城改造相当成功啊,我觉得明年可以把内城也启动改造了。”说话的是刘钧的兄弟,大汉顺天府的巡抚,做为京师的巡抚,远权重于普通地方巡抚。

建立在张家口和承德、赤峰、朝阳、缓远几地的纺织厂,从蒙古人手中收购到了大量的羊毛,皮革厂也收购到了大量的皮子。

这些厂子日夜加班,入冬前。加工出了大量的毛线和皮革。运入关后,再经过数家大工坊的加工,就有了大量的毛衣毛线。皮袄皮鞋等。

用羊毛纺成的毛线织成毛衣毛背心,暖和无比,皮袄皮袍更是防冷防寒,皮手套皮靴子羊毛围巾,这些商品一下子就在京师成了紧俏热销商品,被京师百姓哄抢。

这些东西其实也不够,得益于与蒙古的全面放开贸易,大批量的交易,使得这些皮毛成本大大降低。不再是过去晋商们深入草原收购再迁里迢迢运回,导致的高额价格。

如今随便一个普通百姓。买不起羊皮袍子,也能买几斤毛线自己织件毛衣围巾。

等改造几年,他们要么落户边关,要么改造好后再回来。

当初刘钧提出严打的时候,许多官员还提出反对意见,觉得皇帝太过来严厉,其实心底想说的是残暴。

但是仅过了几个月,别的地方不说,仅是京师就完全变了样。

不说京师的旧城改造后,工坊多迁到了京郊,而内外城改造后,以前的那些低矮脏乱差的棚户贫民窟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规划整齐的街区。整齐的街道,林立的商铺。还有干净齐整的居民区。

以往每年到了腊月,尤其是雪后,每天早上起来。五城兵马司的人总得拉几车倒卧去乱葬岗。

皮毛加工制品热销的同时。趁着冬季到来前蒙古人大量屠宰牛羊过冬的习俗,朝廷也开始大量收购牛羊牲畜,几个大型罐头厂日夜开工,通过简单的加工制成罐头后,得以更方便快捷且成本低廉的运入关中。

以前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机会吃到牛肉,牛是耕种的主要牲畜,朝廷特别出台法令不得私自宰杀耕牛。就算是有钱人,一般也没多少机会吃到牛肉。

可是现在,通过草原,源源不断的鲜活牛羊被运到中原,更别说通过加工成罐头以及风干肉的方式,成本更低的运入。

如今不但北方的百姓牛羊肉供应量大增,就是遥远的南方地区,也能得到大量的肉制品的供应。

百姓们的菜篮子也丰富了许多。

第588章经营 (第2/3页)

,如今天下清朗多了。

京师里也看不到那些流民乞丐了,也看不到那些地痞流氓,小偷混混打手了,但凡有点前科的,又没有份正式工作的,都被拉去边疆垦荒,或者到矿山去挖矿劳改了。

虽然这种严打有些过于一刀切,过于严厉了一些。可对于刘钧来说,现在朝廷各地都需要人手,需要人垦荒拓边,需要人挖矿做工,国家这么缺少劳力,你们却还整天想着坑蒙拐骗,为非作歹此能放过。

反正不管是垦荒还是送去劳改,也不是虐待,都是凭劳动自食其力。

阅读明末称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