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

〖明末称雄〗

第682章东北大运河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甚至在易屯河进入松花江后,也可以沿着南源往上游航行,进入吉林省的东部和南部地区。

一条三百多里的易屯河。却使得整个东北诸省都连结了起来。

辽河不但从六百里水道延长成了八百里水道,甚至能够东抵吉林、海东,北抵黑龙江、东江省。往西北还能沟通兴安省与漠南、燕北。

辽河航运因此更加兴旺,沿线兴增了无数的航行码头。北端的大孤山镇。因为与易屯河的联通,使得那里已经迅速的成为了货物的集散中心,吉林、黑龙江、兴安三省的粮食货物等都在这里汇总,商业极为繁盛。

当然,更繁盛的还是这条黄金航道的南端,入海口的营口。

现在的营口,光是码头区就已经长达二十里,沿着这二十里的码头区。遍地都是商铺。如今正是关外各省屯垦的第一个丰收之年,大批的粮船正日夜不停的顺河而下,沿河码头堆积无数的粮食,而营口这个大商埠,更是短时间就积起了一百多万石新粮。

而大量的布匹、棉花以及锅铲犁锄等商品也从海对面源源不断的运到这里,然后通过辽河水道运往各个移民开拓地。

在这个新兴的港口,甚至还新建了船坞,开始制造适合辽河以及附近支流通航的船只,并承揽辽河航运船舶以及进港海船的维修业务。

“东家,移民带动辽河水运。而辽河水运又繁华了这沿岸的运河码头城镇,尤其是如今那易屯河和辽河的延伸疏浚,更加把整个关外诸省连结在了一起。使得这辽河水道更加的重要,辽河两边码头也越发的繁荣啊。”

跟着钱有德同行的账房大为感叹,“真有几分当年大运河的景象。”

钱有德还是希望能抢在十月河里流凌船运停止之前,多运一些豆子回去。

因为易屯河的疏通连结,使得松花江、嫩江这两大河得以与辽河联通,虽然中间还隔着三十里的陆路,但货物在两边码头卸货,陆路转运后,就能换船继续在大江里畅通。

从营口到达原来的北端通江口镇,现在还可以再往北二百余里到达大孤山镇。三十里陆路转运后,就能进入易屯河。

在易屯河码头往北四百里左右,就能进入松花江南源,再往北二百余里,松花江两源汇合。往北顺北源一千三百多里航道可直抵嫩江中游的嫩江县,那里已经进入了黑龙江北部了。

顺松花江干流往东一千八百多里,则能进入黑龙江。两江汇合后,再往东,能一直到达东部出海口。

有明一代,运河极为重要,运河上船舶往来无数,也间接催生了无数繁华的运河沿岸码头。不过如今新朝,更注重海运,加之黄河改回故道工程,使得现在的运河已经不如从前繁忙。那些曾经繁华一时的运河城市,也渐渐被沿海的海港城市所渐渐超越。

但现在辽河两岸的这些新兴城镇。却让他仿佛又回到了万历时代的运河上。

“这里毕竟与中原不同,中原本身就有长江、黄河、淮河、珠江等极优良的水运河道。运河不过是为了沟通南北。但现在海运这么发达,那些大海船速度又快装的又多,比起动不动就决堤、枯水甚至拥挤的运河,海运可就划算的多。但这里除了辽宁是沿海之地,其余吉林、黑龙江等地方,那可是远离沿海,尤其是如今这些地方大量移民过来,地广人稀,陆上运输既不划算,也短期内很达完成,有辽河、松花江、嫩江这样的适合通航的大河,自然是发展水运最为划算。”

船只进入内河,靠码头依泊,二十里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82章东北大运河 (第2/3页)

嫩江县,有着一千余里的航运水道。

再加上鸭绿江、松花江南段等,以及这些航道上河流的支流,通过水道和陆路之间的联通,现阶段关外关键的几条运输干道已经完成。

虽然因为天气原因,关外的这些航道只能从每年四月航运到每年的十月,一年只有半年时间航行,但依然是现阶段不可替代的重要运输线路,甚至就是未来,也一样很能取代其重要的作用。

不过河流冬季虽然会结冰,但因为冰层厚,也是可以采用冰爬犁和雪撬运输做一些填补。

阅读明末称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