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

〖明末称雄〗

第695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今年山东省的小麦产量仅次于河南。位居第二,而玉米、高粱、红薯、土豆、大豆等粮食作物产量也极高,山东的油产量高居全国第一。另外山东的苹果、梨、大枣等水果产量也极高。

另外李树初还大力扶持山东的纺纱业和采矿、冶金业。依靠河南和山东两省迅速扩大的棉花产量,山东的棉纺业现在已经后来居上,大有赶超传统的棉布产地苏松地区的势头。

现在山东农业的粮棉油发展很快,而矿产以及冶炼和纺纱等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再依靠着其发达的水运和海运,凭着几大港口的优势,山东的运输和贸易也发展的很快。

中原两省,论经济增长,耕地更少的山东却比耕地更多的河南发展更快。

过去的贫困区中原地区,如今却成了帝国抢眼的迅速发展地区。这不得不说,都是离不开李树初主政的功绩的。

若不是有此功绩,侯恂相信,就算李树初的女儿是贵妃而不是嫔,也一样不可能升任直隶总督。

今年各大区的经济增长报告已经出来了,李春江主政的三江省,毫无疑问的拿到了首位。而第二位的,不是直隶,不是闽浙,也不是两广和两湖,居然是中原区。排第三的是直隶,第四的是两广,第五的是闽浙,第六的是两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树初主政中原,管辖河南和山东二省,闯贼等流匪被赶走了。企图复辟的福王朱常洵洛阳伪朝被灭,兼之黄河改回故道。运河疏通,淮河汴河等治理,还有青岛、烟台、威海、登记等海港的开发建设,都使得中原地区一天一个样。

虽然说这些其实都是来自于朝廷中枢的决策,但李树初等地方官员也一样是大力配合支持的。

另外这两年,中原地区向外迁移的人口也是最多的。这个人口大区迁移了大量人口实边。

若说那些都是国家主导的政策。那么李树初执政中原,对中原两省的定位也是相当准确的。李树初将河南定位为农业大省,大力发展小麦、玉米种植,同时也根据如今棉花的极大需要,大力发展棉花种植以及果树种植,使得这个过去的贫困地区,终于依靠自己的有利优势,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取得迅速发展。

而山东省因为处于黄河与淮河中间。又面靠大海,拥有极强的水运优势,耕地面积同样不少,而且还拥有许多重要的矿产。黄金、煤炭等都储量极高。依托这些优势,一面发展农业,种植小麦、棉花、大豆,果树,同时也大量发展矿产,冶炼,以及发展运输和港口转运贸易。

第695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第2/3页)

了辽南,整个辖区内几乎就是女真人的地盘。关外总督,实际上还不如一中原知府。不过朝廷短短时间就击败女真,收复整个关外,并且大手笔的投入巨资,搞移民实边,短短时间里,关外就大变了样,这确实是他自己当初都没有料到的。

“都是陛下英明领导。”侯恂呵呵笑道,“河南是我家乡,李督这几年在中原,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针,剿流匪,平朱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如今中原不但是朝廷重要的粮食产出,而且还成为棉花和油产地,今年河南的棉花和油产量可都是朝廷各省第一啊,加之山东的果树以及矿产和商港的建设,中原军区虽只两省,但却一改以往人最多却也贫困百姓最多的境况,民生经济往上翻了好几翻,创税更是名列各地前矛,李督功不可没啊。”

河南地处中原腹心,地多平原,耕地多但也人口多,过去人均耕地极少,加之过去黄河等河流多年失修,经常发生水灾,水利失修,又容易导致旱灾,使得在晚明以后,河南成了贫穷的代名词,每遇灾荒,大量的河南人就得逃荒外地。尤其是在天启以后的明末农民造反中,更是屡遭流寇洗劫,兼之河南藩王最多,使得河南百姓生活更加贫困。

侯恂刚才称赞李树初的那些功绩,并不是因为李树初的女儿现在进宫做了嫔妃,也不是李树初马上要升任直隶总督,而是实话。

阅读明末称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