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

〖明末称雄〗

第741章一撸到底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五战区隶属于枢密院,五战区司令部设置在京师,五战区参谋部设置在五都。

野战部队和守备部队以及京师卫戍部队,军政权在兵部,军令权在枢密院。统兵归参谋部,调兵归司令部。

所有部队的装备粮饷都归于兵部,但军费预算须由议会审核通过。

没有战事的时候。部队驻扎防区营地,由兵部、枢密院、总参、各军种司令,军种参谋长、各兵种司令、五战区司令部。五战区参谋部、省都指挥使、野战军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尤其是打仗作战,都应当是由提督和总兵们负责决策,最后巡抚或者总督也就是负责把把关。并负责协调各部队的配合,以及粮草等方面的供给等。

但是在广南这一战中,刘键这个巡抚,却完全把自己当成了指挥官,他甚至不顾将领们的专业意见,一意孤行的发动了进攻,大意的让舰队闯进了香河内河中,以致最后遭受了这次沉重的打击。

这次的事件中,原本的军队指挥官固然主要还是顾及刘键是皇上弟弟的因素,但刘键这个巡抚总领一省军政这个职权。也确实是让刘键能够直接夺过军队指挥权的重要原因。

若刘键这次不是打了大败仗,谁会觉得刘键指挥军队有错吗?只怕不会。

各地的督抚们都在指挥军队,中南总督郑芝龙、安南总督傅山、南洋总督刘允升等等。特别是那些边疆地区的总督,现在边疆还未安稳,这些总督几乎都是主持着一方的军政大权。

撤消督抚制,也取消大军区制。

以后中央之下,就是省府县乡四级。中央内阁直接管理地方三十余省。省也不再设巡抚,而是设立四套班子,布政使司管民政,主官为布政使,副官为副布政使,不再是左右布政使,而是设立正副布政使,明确正副关系。

此外按察使司继续主管一省司法事务,左右按察使改为正副按察使。

新设省军区,各省都设一个都指挥使司,省都指挥使司长官为都指挥使,负责管理一省内的地方守备部队以及民兵和预备役。

野战部队驻防省内地方的,不归都指挥使统领,而是直接隶属于中前后左右五大战区统领。五战区各有战区司令和战区参谋长,并有战区司令部和战区参谋部,专‘门’负责统领各战区下的野战部队。

现在是开国之初,各地的总督们,都可以说是最为刘钧所信任的大臣,也都很有本事。他们坐镇一方,统领军政,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但就如现在刘键这个事情一样,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不会有。不可能每个总督,都有极好的军事素养。就好比明末之时,虽然文官中也有如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陈奇瑜这样能文能武长于兵事牛人。但也会有如杨嗣昌等军事能力一般的文臣,甚至有些完全就是军事白痴的文官。

刘键的这次事情,给刘钧敲响了一记警钟。

他的军政分离并不彻底,总督和巡抚这两个官职,是一个最大的败笔。

这次刘键在广南让他大失所望,上次京师的那个外城开发案,还只是小问题,刘钧借机让他出去锻炼锻炼,也算是杀‘鸡’儆猴重申下朝廷在某些事情上的态度。

但现在,刘钧却犹豫了。

从广南发回的急报,让刘钧昨晚彻底难眠。

广南巡抚刘键的瞎指挥,导致了第六舰队香河大败,损失包括五条护卫舰在内的二十七条大小船只,阵亡两千三百余海军士兵。若不是后来他的老部下赵康指挥着陆战队与建州军背水一战。大破得意忘形的阮军,甚至抓住机会还一举夺下了顺化,广南的局势只怕更加难看。

可就算如此。广南一战,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让刘钧睡不着觉。

本来总督和巡抚是统领一方军政,但也只是总领,具体事务还是由具体专人负责。比如民政方面,有布政使,司法方面有按察使,军事方面有提督和总兵们。

但这次,刘键所为太让他失望了。刘键根本不适合担任封疆大吏,更不适合去总领一省军政。

刘键肯定要换下reads;。

但现在刘钧还在考虑,整个总督和巡抚的存在必要问题了。昨天晚上,刘钧反复的在想着督抚是否还要继续设立,在考虑了设立的好与坏各方面之后,他现在已经打算修正自己当初留下的这个问题。

总督和巡抚,都得取消。

军政得彻底分离,再不能出现以文御武这种事情。武夫不能干政,但文官也不能统御武官。军队因此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一个垂直管理的体系。

第741章一撸到底 (第2/3页)

除这些弊端,军政分离,互不相统。

只是因为立国之初,战事不断,朝廷无法及时的掌控各地的情况,因此才有了设立军区,派总督总领一方的事务。

一直以来,大汉的各军区总督以及各省的巡抚们,都是承担着独挡一面统领一方的重要职责,在这些封疆大吏的带领下,各地不论是军事还是经济等,都发展的很好。

也正因此,刘钧后来把明时还只是临时‘性’质的总督、巡抚,设为了正式官职。

阅读明末称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