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清广本纪

〖吕清广本纪〗

第一百三十章 科学炼器的基础知识4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章 科学炼器的基础知识4 (第3/3页)

化和完善化的演变过程。牵强附会的认定,场是现代科学对物质能量结构运动变化过程描述表达的动态模型。它通过连续的场和不连续的量子作为对立统一的互补关系而共处一体的事实,完成了自然哲学的抽象到自然科学模型的顺利过渡。阴阳作为中国古代科学对物质能量结构运动变化过程的系统模型,也同样采用了连续的气与不连续的能量子符号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来表达。阴阳与连续的场模型同型同构,五行和五运六气与能量子模型同型同构。在这里,阴阳和五行不再是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与现代科学中量子场论同型的科学概念。”

吕清广也在看:“如阴阳的极性结构与电场、磁场的极性结构相似,也与一切物质粒子在外加磁场中所表现出的顺磁性、逆磁性以及它在这个磁场中的运动取向的或正、或负的极性结构相似,又如五运六气中的五运符号模型,由五音建运演化而来。金、水、木、火、土作为五种特殊的能量量子符号模型,用角、徵、宫、商、羽的音频量化符号来对这些宇宙自然整体能量变化的能量值进行象征性的表达,这与现代物理学中对能量子△e=hv的数学符号表达方式是完全相似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从“一阴一阳之谓道”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气一元论”哲学模式后,“气”就成了统一阴阳和五行的“统一场论”符号,也成为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基石,从而使中医药科学的发展取得了飞跃和成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魂宝。系统科学的研究表明,在人类认识自然的思维活动中,客观存在着普遍适用于各个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民族语法习惯以及不同系统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和一般定律,而不论这些系统的组元及其相互关系的具体特性如何。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之间、不同的系统之间、不同的系统层次之间,存在着系统同构的事实,这是当前科学发展和各科学进行横向综合和建立21世纪科学创新体系的必由之路。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基础之间客观存在着系统同型性,是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实现顺利接轨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是在21世纪中叶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践基础。我们认为,中医药学所具有的理论构架、思维方式、逻辑推演、描述方法、表达符号、数学公式、运算技巧和整个系统形式及符号体系,均与现代科学体系有所区别。从现代系统科学角度看,中医药学是一门相当成熟和完善的另一种表达形式的科学体系,是有中国特色的另一种科学系统,它与20世纪兴起的量子场论模型同型同构。”(未完待续。)

...

阅读吕清广本纪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