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帝师

〖贞观帝师〗

第793章 红衣大炮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在工业革命使得武器制造业使用了动力机床对钢制火炮进行精加工,线膛炮和后装炮也开始装备军队,火炮射击的理论与战术在拿破仑的实践中新的发展,同时因化学的进步,苦味酸炸药、无烟火药和****开始运用于军事,炮弹的威力成倍增长之前,红衣大炮是最为先进,威力最大,射成最远的火炮。

在中国,明朝的时候出现了同红衣大炮基于同样原理的火炮,这一点是要早于西方造出的“红夷大炮”,也就是红衣大炮的。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径火铳在原理上与这些红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的,但是具体做出来就大有区别了。明朝前期火铳多以铜为原料,内膛呈喇叭型,炮管显得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这种火铳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少,火药气体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过热,射速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较高(铜是铸造货币的金属),而且铜太软,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器而言寿命太短,唯一的优点是重量轻。这样的大炮,放几声响声吓唬吓唬人还行,若真是战场上面用起来,只怕对己方的威胁不亚于对敌方的威胁。

红衣大炮,明朝在从荷兰引进来之后,进行仿制和改良。改良之后,明朝的红衣大炮的炮管似乎里面所采用地材质是钢,钢材的外面包裹的是铜,相当于炮筒是由两层共同构成。这样一来,以钢之坚硬,可以免于炮筒变形和炮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93章 红衣大炮 (第2/3页)

抛石机的射成较短,寻常攻城的时候也罢,可以直接将抛石机推至城前。可若是在海上,地方是船只,是活物,是可以移动的,射程短的局限就凸显出来了。另外,用海船进行登陆战,那么火力掩护的范围也会被局限在一个不够长的范围内,不利于登岸之后的下一步行动。

如此一想,抛石机的射成太近,的确已经跟不上火器的使用发展了,且在海上无法将火器的优势最大化利用了。

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只是……夏鸿升叹了口气,本公子不会做大炮啊!

阅读贞观帝师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