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在第三帝国

〖奋战在第三帝国〗

第187章:东普鲁士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德意志在维护和实用性上还是需要学习斯拉夫人的设计,然后再配合自己对精密的追求,期望能够产生什么思想火花,设计出适合的兵器出来。

到了基尔港,还是进行必要的慰问,几乎就是重复在威廉港干过的那些事情。然而,作为政客的李奇并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一面,需要好好地安抚海军方面的人,又去民用港了解关于贸易的事情。

面对北欧的贸易,该是在经济困难时期几乎没有变化的事情。很简单的事情,李奇在暗中对北欧国家的渗透比较严重,之前还是在经济上面,到了1927年时期已经开始向着政治进发。

在北欧玩政治并不困难,特别是作为工厂老板或是公司老板,只要能够提供更多的岗位,又或者是保证福利,对社会拥有贡献,很轻易就能够成为某地的议员。成为议员稍微熬上几年,熬到了有政治资本,向着国家层面发展则是需要更多的地方政治成绩累积。

不过话说回来,李奇渗透了其实用处也不大,顶多就是保证资源贸易,一切只因为北欧的那些国家……工业能力真的是差到了一定的份上。

当然,或许渗透挪威是有用的,但是少数的间谍政客还是难以改变国家整体走向,特别是在战争时期选择结盟上面。对于李奇或者德意志来讲,在挪威培养间谍政客,似乎也就是在付出武力后可以更好地进行剥削统治。

对于瑞典,说一句天大的实话,李奇从来都没有打算与瑞典进行军事结盟,真心的就是没有那个必要。

瑞典人口不多,位置不是什么战略区域,本身的工业基础也不怎么样,结盟来做什么?就是凑个数???

控制但又不与瑞典结盟才是正确的,可以作为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事实!劳动总是有产出,有劳动就该有回报,习惯了这种理念的人,让他们为了某个精神目标去奋斗,除非是迫不得已,比如没有完成指标就要死,不然会有多少动力怎么可想而知。

现在是什么时候?沙皇俄国也才崩溃那么几年。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他们可不是在“洗~脑”的环境中长大,有更优异的生活谁不想过?另外,国家崩溃的时候,他们这些人可没有少遭罪,要说有信仰苏维埃的人肯定是存在,但……别指望所有人都是一个样啊!

人性自私,总是希望能够自己越过越好,然后在自己状况变好的时候为国家多多出力。最为重要的是……苏俄无法给一些人安全感。

“所以,高尔察克迎来了发展期。”阿道夫.希特勒这次也会随李奇出访俄罗斯民主联邦,是他极力的请求,说是要顺道了解东欧是个什么情况。他说:“赫尔曼已经以电报的方式与俄罗斯民主联邦有沟通,获知俄罗斯民主联邦已经有一批关于空军上面的人才。”

其实斯拉夫人在创新上面还是非常不错的,他们的设计师亦是非常优秀,要不怎么可能在面对操作者有限的知识,外加几乎不保养的习惯,种种的劣势下研究出适合文盲来操作的兵器呢?

第187章:东普鲁士 (第2/3页)

的事情,哪天开始不死人了才是值得奇怪。

这一次斯大林的做法已经算是非常温和了,难得出现国家出资赎买的情况,之前都是派人到某个谁的家里,敲开大门就是一句“跟我们走”,好了,没有下句。被带走的人,可能是会出现正在某个集中营,又或者哪天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随随便便被埋了。

当然了,一些人才是真的不能随随便便就杀掉,要是什么都是简单的杀掉,谁来为苏维埃的强大做贡献,难道要让那些刚刚翻身做主人的农奴去搞科技研究,去让他们制定经济发展?想想就觉得不可能嘛!

“斯大林肯定是在痛苦越来越多所谓的中产者和资本家跑向俄罗斯民主联邦。”李奇说这话的时候,怎么都像是在幸灾乐祸:“不跑是没有得选,有可以选择的地方,真的不会有人会选择留下。”

阅读奋战在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