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

〖大明1630〗

第五百零六章,左家军的未来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左兄,你看,这下面便是桃花洞的入口了。不过如今水位尚高,洞口被水淹没了,却进不去人。要不然,我们也可以进去看看。说起来东坡先生嘲笑李勃以斧斤拷击而求其实,见识浅陋,却不知这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并不在声音,而是因为它山体中空,如钟覆地,乃是因形得名。呵呵,东坡先生反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自己却也一样研究得不透彻。”在一处临水的悬崖边,郑森指着下面的江面,这样对左梦庚道。

“世子,这里太靠近悬崖了,我们还是退后一点吧。”左梦庚并不接话,却这样说道。郑森注意到,左梦庚的眼睛根本没有向下面看,他的腿似乎有点打颤,显然,跟着郑森一起“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让他觉得很有压力。郑森便点点头道:“如此,我们就到那边的亭子里面去坐坐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五百零六章,左家军的未来 (第2/3页)

因为常公高瞻远瞩,迫使日本的进攻路线由从北到南,变成了从东向西。事实上,长江水道的运力远超过抗战时期中国落后的铁路系统,因此,日军在由东向西攻击的时候,后勤补给的保障一直都做得不错。相反,到了44年,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发起“一号作战”的时候,因为中国并没有南北向的大河可以利用,结果日本人反而遇到了一系列的补给困难,一线作战部队甚至经常要饿肚子。

依托着长江水运,仅仅用了二十天,模范军的先头部队就抵达了江西的湖口县。

湖口县之所以叫做湖口,是因为鄱阳湖在这里流入长江。就在入江口的东边,竖立着一座大约两三百米高的小山。这座山虽然不高,却是一处著名的名胜,它便是当年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提到的那座石钟山。

如今这座小山的周围到处都是穿着布面甲的模范军士兵,他们把守住了上山的每一条道路,显然,如今正有重要人物正在山上。

阅读大明1630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