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刘病已

〖我是刘病已〗

第七十七章:一条鞭法《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刘询想到这里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如何能切实借鉴一条鞭法,变成切实可行的徭役和赋税合二为一的改革?

既能收上大量的税款,开始搞东南基建,还能减轻普通百姓的负担,让他们不再为赋税和徭役,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到最后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这个难题困扰了,华夏文明所有的封建王朝。

就算是后来的孝武皇帝刘彻,将铸币权收回中央以后,大量回收各类杂币。

但是到刘询还在民间时,甚至刘询自己的潜邸钱库中,任然是各类钱币齐聚,宛如古今货币展览馆,所以各类币值的兑换,也是很大的问题?

还有在一条鞭法中,明朝官方两税收的是白银。

民间在交税的时候会将谷物等产出折算成银子,所以要在缴纳两税的时候集中向商人兑换,而商人借此将银价抬高,这是明清延续的一大弊政,又被称为残民一条鞭。

在汉室也有同样的困扰,汉室的老百姓无法直接获得金钱,更多时候是以物换物,用我家织的布,换取你家的肉,所以汉室老百姓到缴纳税赋的时候,也是黑心的地主老财大肆扩张土地的时候。

第七十七章:一条鞭法《二》 (第2/2页)

不遵守,这个血淋淋的例子,你就能明白基层官吏的做派,在后世出土的汉简中,明确的记载了在河东郡,地方官府一年要收多少次税,甚至官员的个人花销都要进行摊派。

而且火耗问题同样出现在汉室,因为一条鞭法施行还滋生了另一个以后影响非常久远的问题,即火耗问题,因税法规定纳银,而银两熔铸过程就产生了所谓“火耗”。

熔铸碎银的实际火耗为平均每两一至二分,即百分之一二,但实际征收的火耗往往高得多,每两达二至三钱,有时甚至更多。火耗成为地方聚敛的一个巧妙的手段,也成为纳税人沉重的负担。

而在汉室,有着数量庞大的铜钱种类,孝武皇帝刘彻的五铢钱,秦的半两钱,高皇帝的两铢钱,吕后的三铢钱,太宗孝文皇帝的四铢钱,还有各诸侯王,各地商人铸造的钱币,其中以被剿灭的吴王刘濞的吴王钱最多,刘濞也是靠着铸造钱币巨大的利润才敢起兵造反。

阅读我是刘病已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