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骑砍

〖三国骑砍〗

第四百七十四章 齐心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跟内部和睦比起来,除了三恪家族、皇室以外的任何人,都是可以牺牲的。

董允、费祎表现的很乖巧,唯有这样,才能在今后代替诸葛亮,统领群臣,与三恪共治天下。

这两人已经放弃争斗,准备随波逐流,按部就班的接替诸葛亮。

可刘禅呢,患得患失在屏风后踱步,他从不需要为自己安全做顾虑,太多人会为了保护他选择抗争到底。

上午讨论了田信邓国改易南海的事情,下午就要讨论宋公国的创立事项,如果顺利,还要议定张飞的卫公国地址。

牵扯的是一郡之地,今后这一郡封国会辐射、裹挟周围五六郡,影响数百万军民。

从治理角度来说,三恪公国的治理初衷、效率、行动力肯定远远高过周围郡国,这一点已经在邓国得到展现。

身为国主,田信对临时封邑的邓国都不留余力进行发展,优惠利好辐射于整个南阳周边地区。

因此三恪公国发展速度肯定领先于周边郡国,究竟会引发怎样的波澜……目前不得而知。

但就参考邓国来看,肯定非常棘手。

汉帝国的信誉,就源自内部的和睦。

为了这种和睦,牺牲吕乂也不算什么。

丧失这种和睦气氛、形象,会导致更大的危机。

关羽要杀吕乂,田信放吕乂,暂时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保护这种和睦。

吕乂只是一个小小的挑战,如果能顺利融合吴国,之后还能维持这种和睦……那么魏国方面的战意会瓦解到最低,就等高层叛汉的元勋旧臣日益凋零后,与汉的对立情绪瓦解,开始逐步融向大汉。

等田信逐步从邓国撤离,后续接任的郡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四百七十四章 齐心 (第2/3页)

轮流出任执政也是一种必然。

这是挡不住的事情,谁阻挡,就会被碾碎。

吴国归降一事就是个转折点,吴国高层会折算食邑后加入汉帝国,因孙大虎、关羽之间的关系,孙大虎姐妹身边会聚拢一批吴国出身的军功贵族、形成外戚党。

吴国愿意投降,也跟汉帝国、三恪制度之间的信誉有关。只要投降,吴国高层融入这个体系,皇室、三恪为了整体稳定,不会对他们进行大规模铲除,顶多也就定点清除犯法违禁之人。

阅读三国骑砍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