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82

〖逆流1982〗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VHS录像带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录像厅这类观影场所几乎都由个体私人经营,因囿于成本的投入限制,内部相关的环境装置、硬件设施及服务条件也相对杂乱、简陋、低廉。狭窄昏暗的小屋内,正前桌台上放置着一台电视机,中间空地上随意摆列着一些板凳或椅子。厅外的门口墙面悬挂或靠墙摆放着一个小黑板,上面醒目地写着电影放映的讯息,并作每日更新。内容除了影片片名之外,亦附有一些简短诱人的宣传广告。

1985年,内地录像营业性放映活动遍及各地城乡,放映单位已有三万多个,放映节目两千多种,平均每个省、市、自治区有1000个以上。1990年前后,上海文化局系统下的录像厅,日均每座收入为300元以上,年收入10万元左右,全系统录像厅一年收入总共为105万元。到1990年,内地已经有了5至6万个录像厅,远远超过了同期电影院的数量。

同时,据一项不完全统计表明,1989年内地正规渠道共发行录像节目700至8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VHS录像带 (第2/3页)

司不到500米的地方,就有三四个专门生产录像带的作坊,。

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量的录像机从外国涌入我国。风靡全球的录像机在中国却没有普及起来,主要是因为价格昂贵,而且泊来品容易坏,维修也不方便。但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电影却是以录像带的方式传入内地的。

20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开始进入一个长达十年的高度繁荣期,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电影创作风格等各种原因,深受内地观众喜爱的港片主要以录像厅、录像带等渠道传播到内地的大中小城市甚至县城街镇。一时之间,录像厅在各地城市遍地开花,港产武打片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经常光顾。而录像厅也开始进入辉煌时期,并充斥在高校周边,片中的周润发、刘德华、周星驰等成为无数年轻人的偶像。

录像机价格的高昂使得其在中国的家用化程度不高,加上当时政府对电视台及电影院播映内容的监管,当时民众对新兴娱乐的需求使得逐渐产生了一个“怪异衍生品”——录像厅。

阅读逆流1982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