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82

〖逆流1982〗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赵希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件事儿对赵希友打击还是比较大的,后来改革开放,国门敞开,他第1次迈出国门,到国外进行考察,在法国,西德,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奔驰福特,通用,克莱斯勒这些驰名全球的汽车公司,他惊叹于从雪佛兰到雪铁龙,从猎鹰到野马,从莱利安特K型到道奇600汽车型号的走马灯变化,造型,工艺,涂装,一天比一天先进。

特别是日本,已经用计算机设计汽车了,他看的越多,心头的铅块压的越重。

回国之后,他把自己的改革设想向有关领导汇报,建议把沈阳市所有分散的各自为政的汽车厂家组织起来,把行政性工业局改造成汽车托拉斯企业,把生产的总成和零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由于他好学肯钻,在夜校补习了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在1960年考上了辽宁大学中文系。

毕业后他先后担任沈阳农机汽车工业局副局长,现如今是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958年沈阳成立汽车制造厂,曾经制造出“巨龙”牌载重汽车,然而由于质量不过关,生产了几百台汽车纷纷趴窝,“巨龙”变成了“卧龙”,报纸头版曾为此发表过一篇讽刺漫画,使沈阳的汽车臭名远扬,出尽了洋相。

在1980年全国计划工业会议上,赵希友以沈阳农机汽车工业局副局长的身份,乞讨班站在国家纪委的一间办公室里,用凄楚的口吻请求上级领导给沈阳汽车列上国家计划,哪怕一台也行。

然而因为沈阳汽车制造厂已经是“臭名远扬”,所以最终得到的回答是“半台车也不能列!”。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赵希友 (第2/3页)

沈阳金杯汽车厂的资料,并且也了解到了厂长赵希友的一些情况。

提及沈阳汽车的发展,那就不得不提一下赵希友这个人。

赵希友今年57岁,出生于热河省凌源县的一个制酒工人的家庭。

他年幼丧父,家境贫寒,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952年中学未毕业,他便孤身一人来到沈阳工作。

阅读逆流1982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