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82

〖逆流1982〗

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瑞典考察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就在今年的时候,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首先确定了100家大中型国有企业和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到了80年代末的时候,“企业承包”的红利逐渐丧失殆尽,包括马胜利的造纸集团破产倒闭,4年后,马胜利被上级领导的一个口头命令提前免职退休,国营企业的承包神话也彻底被打破。

对于这件事刘东海也进行过深入分析,在他看来,马胜利的失败主要源于他的盲目扩张,管理存在漏洞,以及缺乏持续性的创新,也正是因为如此,刘东海才提出了国有企业公司化的改革。

所谓的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主要是指将传统国企改组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的公司制企业。

在刘东海看来,这一改革有利于明确国企的所有权归属问题,推动了股份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一系列后续改革的进行,帮助国企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并极大提升了国企的内部治理水平。

事实上在国家层面,也已经意识到了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相关讨论和试点。

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瑞典考察 (第2/3页)

括地讲,这个时期国营企业产权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抓大放小”。

20世纪80年代推行的“放权让利”“经营承包制”等渐进式改革的红利释放殆尽,国营企业的经营绩效从90年代初出现了恶化倾向。

80年代的时候,很多国企通过实行“承包制”,获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涌现出了诸如像马胜利,步鑫生这样的传奇人物。

1984年,马胜利迈出“国企承包”第一步,他带领石家庄造纸厂扭亏为盈、利润翻番。到上世纪80年代末,连年亏损的工厂已经摇身一变,成了效益大户,石家庄造纸厂也借改革之势成为了全国明星企业。人们称厂长马胜利缔造了“一包就灵”神话。全国各地纷纷提出“向马胜利学习”的口号,荣誉如雪片般飞来,马胜利的声音也响彻全中国。

阅读逆流1982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