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82

〖逆流1982〗

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连续重大突破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而在这其中,天音集团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以及上海光学仪器厂通过借鉴仿制阿斯麦光刻机的技术,最终成功的完成了先进光刻机的国产化,而最近这两年通过数以亿计的资金投入,在原本阿斯麦光刻机一微米制成的技术基础下,最终完成了0.8微米制程技术的突破。

其实在前世90年代初的时候,国内的芯片技术和国外顶尖技术差距也就在5~8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最近这三四年的追赶,这个距离已经拉近到了2~3年的差距,而先进光刻机的国产化,也意味着中国的芯片技术已经突破了西方严密的技术封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而且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天音集团芯片厂已经拥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连续重大突破 (第2/3页)

孟松带领的10多名美国硅谷的芯片工程师回到了深圳,由他亲自坐镇,联合黄令仪,蒋明炜,以及前苏联芯片专家组成的团队,每天的工作时长都超过12个小时以上,几乎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都在车间或者实验室中,可以说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而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芯片的制程已经达到了0.5微米,就在今年年初的时候,66MHz的奔腾处理器推出,采用的是0.5微米的工艺,英特尔始终站在芯片领域的最顶端,而最大的竞争对手日本的芯片工艺也在去年年底的时候突破了0.8微米,韩国和台湾依旧保持着一微米的工艺,如果这次天音芯片厂能够在0.8微米制成的芯片工艺获得成功,那也就意味着中国的芯片技术将会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同处第二梯队,领先于韩国和台湾的芯片技术。

如果说当初一微米的芯片芯片生产还可以通过阿斯麦公司来实现的话,那么在0.8微米这个领域,就只能完全依靠国内的技术。

从80年代后期开始,通过重启深圳科技园,段云获得了电子工业部的支持,前前后后投入了14个亿,联合国内的27个相关科研院所,历时数年时间,终于开始追赶上了国际芯片产业的发展步伐。

阅读逆流1982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