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第三世

〖大隋第三世〗

第453章:李渊决策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拿下伊阙关,就能让南北两军联系畅通,可以随时互助,这也是李世民要派王君廓出兵帮助李道宗重要原因:以‘黄河—洛阳—伊阙关’防线割裂隋军,稳住西部中原,再图大中原。所以,策划这场大战的李渊一定要夺回此险关。

就在李渊思索着如何夺回伊阙关之时,萧瑀说道:“圣上,还有西路隋军!”

李渊一听,连忙道:“爱卿请说!”

“圣上,隋军的西路军共计十万人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渊微微一叹,痛心道:“真骁勇之师也!朕失道宗,还有其他子侄,可朕失四万儿郎,却再没有如此骁勇忠诚之师,愿上苍庇佑他们无事。”

战争之中,往往会发生影响战局的意外之事,导致整个战局大变,比如说光武帝刘秀,当时听他号令的绿林军只有两万多人,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装备极差,一听说王莽派遣四十万大军前来围剿他们,很多人都吓跑了,这样一支良莠不齐的乱民就算是个个杀神附体,也干不过王莽的四十万军队,可就在刘秀决战前夕,天时相助,竟然有陨石砸向了王莽军军营。刘秀如有神助,率领打了鸡血一样的绿林军把军心涣散王莽军杀散,四十万大军最后一统计,只剩两万人。

还有成祖朱棣靖难之役,在关键的白沟河之战中,燕军节节败退,李景隆的大军士气高涨,不消多久,燕军恐怕就要彻底溃败,关键时刻忽然起了大风,朱棣乘风纵火反攻,斩杀数万敌军,十多万人溺水而亡,从而改变了战局。

如今的伊阙关也极为类似,不过不是天时,而是人为,好心办坏事派出王君廓的李世民成为了这次事件的主角。不同的是这次事件是罗士信精心策划,利用李道宗的不能见死不救之心,以王君廓为诱饵,诱引李道宗出城作战,结果搞得李道宗全军覆没,伊阙关失守。

李渊能也办法责怪好心的李世民,但他也知道伊阙关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第453章:李渊决策 (第2/3页)

朝大将裴行俨统兵十万,从渤海厌次南攻齐郡,刘黑闼退守鲁郡,齐郡历城目前成了东部隋军的后勤重地,由杜如晦统军三万坐镇,裴行俨接着占据了济北郡,魏军孟让三万大军全军覆没,紧接着,裴行俨几乎兵不血刃的占据了东平郡,随时攻入鲁郡;与此同时,沈光率军三万从荥阳东进,目前已经占领东郡和济阴,屯军于济阴单父县,兵锋直指梁郡虞城和彭城郡丰县。此二人合为隋朝东路军。”

萧瑀说到这里,从桌上拿起不知是谁的茶盏,一口饮尽,显是口渴之极,他接着又说道:“中路军则是以杨侗为首的荥阳郡和河南郡这部分军队,人数有二十万之多,由杨侗于偃师居中调度,罗士信所部已经占据了伊阙关,任城王的三万大军,以及王君廓从洛阳去援助的一万精骑全军覆没。任城王和王君廓下落不明。”

李渊急忙问:“何为下落不明?”

“伊阙关是洛阳南下,襄城北上的必经之道,任城王率领三万大军坐镇,但是此关是防御南方的关塞,防御不了颍阳罗士信的五万大军,此关若失,就截断晋王和赵郡王两支军队的联系。”萧瑀缓了一口气,拱手道:“晋王担心任城王守不住伊阙关,便派王君廓将率领一万精骑协防,王将军中了隋军的埋伏,任城王出兵营救,罗士信将二者一举击溃,趁机占领伊阙关,四万大军无一人北逃到洛阳大营,所以任城王和王将军下落不明。”

阅读大隋第三世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