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第三世

〖大隋第三世〗

第638章:李密决心定江南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份阵容强大的名单,在李密心中掀起了一番惊涛骇浪,半天都回不过神来。李密尚且如此,也难怪房玄藻骇然失色了,这六十多家士族,几乎囊括了江南有影响力的所有家族,这些人若是在隋军大举来犯之时,联手在背后搞事,李密根本招架不住。

“这可如何是好?”一时间,李密心乱如麻,手足发凉。

“昔年袁绍占据四洲之地、不可一世,战将如云、谋臣如雨,当他对曹操发动攻击时,连曹操自己也没有信心战胜强大的袁绍。虽然斩颜良诛文丑取得良好的开局,但之后仍然十分惊险和困难。期间不时有人暗自写信通袁。曹操在战后却把这些书信全部烧毁。他这一手有三点意义:

一是展现了领袖应有的宽宏胸襟和气度

;二是使之前有所动摇的人心知自己有把柄在曹操之手,生怕惹来灭门之祸,不敢再有异志,只能死心塌地为其效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是写信人数众多,如果曹操把背叛信件拆开看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追究、彻查,接下来就是人心慌慌不可终日、君臣互相猜疑,最终就是内哄、内斗、内乱,最后大家一起灰飞烟灭,曹操正是明白这些道理,因此将这些通敌之信一一焚烧。”在路上,房玄藻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主张。

“先生让朕效仿曹操,当众把这份名单烧毁?”李密眉头紧锁。

“不!”房玄藻摇了摇头,语气凌厉的说道:“臣的意思是把这些士族全灭了。”

房玄藻杀机腾腾的口吻,哪怕是李密也倒吸了一口冷气,沉声问道:“为何不效仿曹操呢?”

房玄藻说道:“写信给袁绍的人,更多是一种谋求退路的手段,并非真的背叛曹操,而且曹操事先并不知道通敌书信,当他缴获之时,已经打败了袁绍,成为冉冉上升的天下第一诸侯,到了这个地步,那些人已经没反曹的必要了,再追究下去,只会导致新生的政权大乱,得不偿失。”

数百名侍卫有序散开。

房玄藻快步走到李密面前,将一封带着干涸血迹的书信呈献上来:“请圣上过目。”

信封已经被撕开,想必是房玄藻过目了一遍,才被里面的内容惊到这种地步,李密也不多问,抽出信笺一看,脸色刷地白了。

这是一份效忠大隋的宣誓书,内容是杨侗亲笔所写:只要江南士族献出六成田地、一半家产、七成奴隶和佃农,则可宽恕江南士族从贼之罪;如果大隋伐魏之时,江南士族各家有立功表现,轻则给他们一郡之守的名额,立大功的世家,则可让最优秀的子弟入朝为侍郎,任十部次官,上面不但签署了杨侗的名字,还盖有玉玺大印。

玉玺印章下面,密密麻麻的签满了名字和印章,足有六十多个人名,这些全部都是江南士族家主之名。

“先生的意思是说,如果曹操事先知道,就不会有焚烧下属通敌书信之事了?”

“极有可能。”房玄藻苦笑道:“从人心上说,没有人敢在处境不妙之时,还把自己的背后交给敌人,如果真有人这么干了,这就不是宽宏大量,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傻子。”

“参与的人实在太多了,如果朕狠下毒手,会不会造成江南大动荡?”

“动荡肯定有,但影响不会太多,只因圣上杀的是背主之臣,从律法和道义上说,圣上都没错。从实力上说,江南士族以诗文传家,没几人精通兵法,虽然有一定的家奴,但这些兵和乌合之众没什么区别,哪是久经战阵的朝廷雄师的对手?只要及时士族家奴安置稳妥,均分田地,这动荡很快就会平息,大后方安全无忧。”

“一旦将江南士族歼灭,我军急需的钱粮财物唾手可得,没了士族掣肘,圣上征兵就容易多了。另外,圣上为了安抚江南士族,赐予高官重爵,对我军将士却要求严苛,凡是夺了百姓一饭一水的兵卒,都要受到重惩,这让全军上下怨言极多,觉得圣上不要他们了,若是这口恶气不前提泄掉,臣担心隋军来犯之时,我军将士消极懈怠,如果圣上以谋反为由歼灭了

第638章:李密决心定江南 (第2/3页)

履匆匆走来,他素来平静的双眸,透露着浓重的不安和忧虑之色。

李密心头一紧,疾步迎上,劈头就问:“发生了何事?”

“大家通通退下,十丈之内,若有人强行靠近,杀无赦。”房玄藻这命令很突兀,也很逾越。但李密却没生气,能够让这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谋主如此失态的,绝对是要命的大事,他沉声道:“遵照先生之令!”

“喏。”

阅读大隋第三世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