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神医

〖大汉神医〗

二百六十七、医家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百六十七、医家 (第1/3页)

吕仲远见到公孙彧也发表自己的看法,便笑道:“这位公孙医师乃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的医术是集各家所长,我来介绍一下,他本是齐国名医公孙光的后人,属医经派;来长安后又派仓公淳于意的后人为师,学习经方派医术,因此他既有医经派又有经方派,且两派都结合得很好;刚刚冯医师提出的这些方法,公孙医师早就提出过,并且已在运用,刚刚说的蜜导、胆汁导等法应是医经派的方法,而诸多药方则属经方派;因此,各位名医平时在治病时,医经和经方相结合,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众名医听到吕仲远的介绍后,便纷纷将目光投向公孙彧,眼中充满了敬佩之意,看不出这位医师竟是医经派和经方派的传人。其实,在当时能有掌握些许医术便是名医了,特别的经方派,如果家传有几十条经方便是名扬一方的名医。但是,公孙彧既是是仓公的传人,又是公孙光的后人,更是使人羡慕的。

这时,人群中又有人站起来提出异议,只见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站立起来,手里拄着拐杖,慢慢地走了出来,杜延年忙命人上前,示意老人不用站立,坐下来便是。

老人声音还是很洪亮,只见他说道:“老夫乃楚国人,名叫李诞,行医也有四十载;适才听到诸位在议论燥结之症,我也说加几句;经曰,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愚按内经之言,则知大便秘结,专责之少阴一经。证状虽殊,总之津液枯干,一言以蔽之也;分而言之,则有胃实、胃虚、热秘、冷秘、风秘、气秘之分;吾认为皇上之疾应是阴结,前些日子,吾有幸进宫为皇上号脉,但觉脉弦微,又不能食,故以此判定为阴结;阴结证,但察其既无火证,又无火脉;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下焦阴虚则精血枯燥,精血枯燥则津液不到而肠脏干槁,此阴虚而阴结也;故

阅读大汉神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