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鹿

〖即鹿〗

第九十七章 阿大策高妙 豹子计两得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刘丰叹道:“参军深谋,府主闲雅,兄弟一时俊秀,我辈自惭形秽。”

……

朱隽回到帐中,亦召部中军吏,转达谢适、谢崇的谋议和命令。

军吏们听完,有人见朱隽面含忧色,问道:“宗帅,谢参军此谋上佳,公缘何忧虑?”

这些军吏都是朱隽昔为流民帅时的部曲,所以私

而又如果把傅阳、武原两县,比作是前者那盘大棋的棋眼,吕县便是后者这盘小棋的棋眼。

谢适的此谋,的确相当高明。

表面上看,从郯县撤兵,似乎是被动之举。

但正是通过这个被动,通过舍弃郯县、通过缩小战场,从而改变了战局对秦军有利的这一面,化解了秦军进屯傅阳、武原而给北府兵造成的不利一面,同时又通过抓住吕县这支点,反过来重新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

帐中诸人闻得谢适此议,陷入深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他吟道:“青阳二三月,柳青桃复红。车马不相识,音落黄埃中。”

暮冬时节,天冷风寒,两万虎贲将士,重围坚城,绵延数里的大营中充满杀伐。

却筝音、诗声入耳,饶以孙无极、朱隽等武人,亦不觉恍惚若有春风拂面,身置季春河畔。

……

孙无极回到自己部中,召聚刘丰等军吏,把谢适的谋议、谢崇的命令转达给他们,及谢崇抚筝这事儿也做个趣闻给他们说了。

谢崇想了会儿,顾盼众人,笑道:“吾家阿大此策何如?”

刘闲之已经想定,紫赤的脸上,露出佩服之色,说道:“司马此议高妙!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眼下之局,正是大丈夫当断之时!司马此议,虽舍郯县,然可取彭城!诚如司马所论,彭城之重要,远迈郯县。今按司马此谋,若能终得彭城,郯县虽暂弃,不足惜也。”

顾乐之等吏也都赞同谢适的此议。

谢崇便就传檄贺浑豹子,令他撤围郯县,以一路兵南下下邳县,一路兵西南进驻吕县。

在贺浑豹子撤围,其部抵至下邳县、吕县之前,北府军暂时停下对彭城县的围攻,并遣兵一部返回下邳县,先对下邳县的城防做个增强。

“彭城既下,为我军所有,秦虏之援再多,无用矣!”

吕县,也是彭城郡的属县。

彭城县在泗水的南岸,吕县在泗水的北岸。此县位处在彭城县的东北方向,在彭城县和下邳县之间,距彭城县六十里远,距离下邳县近百里远。傅阳、武原两县分别在此县的北边、东北边,两县与此县的距离都是百十里地。

如果把郯县、彭城县、下邳县这块战场比作是一盘棋,那么也就完全可以把彭城县、下邳县这块战场也比作是一盘棋,只不过后者是被包含在前者之中的。

也就是说,前者是一盘大棋,后者是一盘较小的棋。

军议罢了,诸吏、诸将络绎出帐,各自散去。

后头出帐的孙无极、朱隽等几个参将,方行几步,尚未离远,悠扬的筝音便从帐中传出。

谢崇才华横溢,博综诸艺,音乐、舞蹈、书法,没有他不会的,且样样精通,俱皆享有盛誉於江左。这筝音,便是他弹奏出来的。

旷远的筝音中,隐约有曼吟之声。

众吏停下脚步,侧耳听之,是谢崇在吟诗。

第九十七章 阿大策高妙 豹子计两得 (第2/3页)

谢崇问谢适,说道:“如此,阿大,你以为我军何以应对为上?”

谢适答道:“现在到了选择、舍弃的时候。阿兄,郯县、彭城县,目前来看,我军已是不能兼得。彭城县乃徐州之重镇,此县在手,即可扼泗水之险,南蔽下邳、临淮、广陵诸郡,北逼东海、琅琊诸郡,西进则兖、豫可图。相比郯县,彭城县显然更加重要。

“阿兄,何不传檄贺浑豹子,令他暂舍郯县,从东海郡撤退,兵分两路,一路顺沭水南下,入屯下邳县,以守住我军退路;另一路由他亲率,进驻吕县,以使我军能够全力围攻彭城县!然后,阿兄严令三军,督促各部,限期以拔彭城!

阅读即鹿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