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赘婿

〖如意小赘婿〗

第一三一章 种植事件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大夏高粱种植还是比较广泛的,耐旱,耐涝,耐盐碱,耐贫瘠,很适合盐碱地改良后的土地耕种。

顾北种植高粱并不准备拿来做粮食,而是想用来酿酒。高粱秸秆还能喂牲畜,想想后还是算了,总不能这一万多亩地都种高粱,酿酒,难后成立最大的高粱酒产出地?

估计他肯,灾民们都不一定同意。

思来想去后,顾北还是决定种水稻,顾北打算种植水稻,让大夏人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立体化养殖。

立体养殖的好处,可以在里面养鱼,鱼类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与杂草,又能对稻田进行松土。鱼类的排泄物可以让稻田的土壤变得肥沃,为水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这时候,灾民们才知道没法改变,只得作罢,一切又回到正轨。

陈金旺忙着劝说他们的时候,顾北倒也没有闲着。因为确定了准备进行稻田立体化养殖,那么首先就需要进行田地规划了。

水稻田养殖,最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什么概念?

别的他老陈想不到,但他明白一旦将此犁杖献给朝廷,东家刚封的爵位岂不是又要挪一挪?即便封个侯爵也不是没可能?

东家得了侯爵后,作为铁杆走狗的他老陈岂不是也水涨船高?

要知道曲辕犁的出世,意味着多了几成土地,便相当于能够多养活几百万人口!

无论繁荣经济还是对外战争,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人口几乎代表着一切。

既然已经决定,顾北便将他的想法提出,陈金旺的头就摇个不停。

“不妥不妥,东家,这可使不得啊。要是按照你说的种植这......什么,灾民们肯定是不同意的。”

顾北只好把养殖的好处搬出来,又费了不少口舌,才算说服陈金旺。

洛北港灾民们因为顾北的这个立体养殖法,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在灾民们看来,真按照顾北的这个办法种植,到时候肯定是颗粒无收。不时有灾民去找陈金旺,企图让他去说服顾北改变主意,刚开始陈金旺还好言相劝,到最后干脆躲在家中遥控指挥懒得出面。

曲辕犁,毕竟是唐代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其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

顾北拿到夏朝使用已是厚颜无耻,怎好在更改名字。

耕犁搞定,耕牛已经在恰谈中,陈金旺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种植什么?”

这个问题把顾北难住了,心中在纠结应该种植水稻还是高粱。

只要有人,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在他看来,封个侯爵都是轻了,东家这个发明至少可以让夏国连绵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王木匠目光灼灼的盯着陈金旺手里的曲辕犁,心想:就这么个玩意,若真能让耕作效率提升,那第一个做出曲辕犁的自己,岂不是也能青史留名?

“建业十五年夏,王木匠制出第一具曲辕犁......”

只要想想某本史书上或许会出现这句话,王木匠欢喜得都快疯了。

但如果有了这个曲辕犁?将原本两头牛抬着一具犁杖耕地,变成一头牛就可以,就相当于将耕地效率提高了一倍,开支少了,生产量却提高了。

顾北呵呵一笑,对这个大管家还是很满意的,见王木匠也一脸恭听,于是卖弄起来,“此犁杖直辕改成短娶辕。旧式犁杖长一般九尺左右,前及牛肩;这曲辕犁长只有六尺左右,只及牛后,犁架变小重量减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节省畜力。如此一来,便由旧式犁的二牛变为一牛牵引,节省了耕牛,提升了效率。”

他这么一说,陈金旺当即完全明白,愈发兴奋了。

夏国由于生产技术、人力资源的限制,导致耕地效率的低下,有太多的山间荒地并未得到开发,甚至从未耕种!

若是这种新式犁杖得以推广,能够将山间荒地、丘陵地带、河谷之地完全开放,几乎能让大夏的耕地数量凭空提升几成!

顾北继续说道:“此处加装了犁评,由于这个犁评的厚度是逐级下降的,推进犁评,可使使犁箭向下,可以让地地耕深些;拉退犁评,使犁箭向上,犁入地浅,如此一来,便可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

陈金旺和王木匠有些发呆,乖乖!看上去就是比以前的犁杖小了些,没想到功用如此之多。

陈金旺听了后,迫不及待想多打造一些,有了姑爷的这个曲辕犁,其他的直辕犁都是渣渣......

“东家,此犁可曾命名?”

“就叫曲辕犁吧!”

第一三一章 种植事件 (第2/3页)

这个曲辕犁,却是犁辕弯曲短小,难道说,这具犁杖是由一头牛牵引?

陈金旺觉得自己都哆嗦了,若果真如此,岂不是要节省一大笔费用?

在这个年代,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一个条件,就是耕牛的数量严重不足。没有牲畜牵引耕犁,单靠人力耕作的话,可以相见会是何等缓慢。

当下兴奋的问道:“此犁杖短小,是否可由一头牛牵引?”

阅读如意小赘婿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