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风流

〖公子风流〗

第二百二十三章:父子之争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而现在,皇帝效仿太祖收养养子,收养的养子竟还是个武官。这武官还是个声名狼藉之人,这使人愤怒了。今日可以这样,明日难道还要学太祖剥皮充草?

于是一时之间,各衙震动,哀鸿遍地。便如被大水冲了的河南各县,大家一个个脸呈苦瓜状。多了全是泪。

令人不满的是,文渊阁和翰林院居然都不做声,他们是既得利益者,是依附着天子才得了今日的器重,因而不敢做声也是理所当然。

可是有人却理解不了了,比如那些少壮派的官员,这些人主要是各部的给事中,还有都察院的御使巡按。还有一部分,是各部的老油条,老油条有个特点,是这官做头了,反正也没什么盼头,天子着不顺眼,上司视为眼中钉,同僚们倒是喜欢这样的人,没什么威胁,而且还好怂恿,这种人往往愤愤不平,部务不理,每日是拍桌子骂娘,谁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口号喊得震天响,其实谁也没把这祖制当一回事,朱棣如此,其他人也是如此。

在大臣们来,这个所谓的祖制简直是大家的梦魇,傻子才愿意回太祖时候的光景去,贪墨几两银子剥皮充草,一个空印案能把地方主官们屠杀一遍,所谓官不聊生,但凡是经历过那个时期的官员,多半是做梦都会被太祖他老人家吓醒。

而朱棣也意识这一点,所以他只提祖制,却绝不会去实施所谓的祖制,也是,太祖时期虽有大明律,但是真正治理天下的手段却是大诰,可是朱棣自然把大诰丢了垃圾堆,却是将大明律捡起,拍拍上头的灰尘,将着用。

于是一种很可笑的现象出现了。太祖皇帝无限拔高,人人提太祖便不免摇头晃脑,道几句圣祖起于阡陌,教民耕战,覆灭暴元,复华夏衣冠,为政三十有一年,与民休息。勤政爱民,非汉高唐宗,天下君王,无出其右矣。

话是这么,大家绝口不提怎么实施祖法,穿了,士大夫们深谙取其精华去其糟糠的道理,太祖好的政令,比如对读书人的税赋减免。比如一些对读书人的优待。至于那些糟糠,什么读书人不得议政,若官员不法。可教百姓押解入京;还有剥皮充草之类。自然是视而不见,历朝历代都有自我净化的传统,在这方面,大明官们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

第二百二十三章:父子之争 (第1/3页)

这是一个很令人悲伤的故事,因为眼下各部堂都炸开了锅。

大臣们的心理其实像陆姐一般,很难琢磨。

比如朱棣打着恢复祖制的旗号靖难,再后来登基,大臣们其实是愿意接受的,因为不愿意接受的人已经被砍为了肉酱。由此可见,大明官们有很圆滑的一面,这倒类似于生物界优胜劣汰的过程,不知变通的方孝孺完蛋了,知道变通的人活了下来,顶替了方孝孺的位置。

于是乎,朝廷将恢复祖制的运动推向了**,对永乐朝来,祖制总的祖只有一个,那便是太祖皇帝,其结论是,要拨乱反正,继续以太祖定下的规矩来治理天下。

阅读公子风流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