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游仙凡间

〖傲游仙凡间〗

第二卷 位面争霸 第二百七十一章 超度的奥义(上)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一、现生中能令迷妄者,邪见者,导归正见,由思想上的矫正,破迷启悟,是名超度,是思想上的超度。

二、现生中能依正见而起修,因修而证悟,得入涅盘,因而解脱生死,远离六道轮回,是名现生超度。

三、死亡后,眷属以虔诚之心,邀请出家师父为亡者开示、念佛、诵经,做佛事等等,普令亡灵得以往生净土,是名善后超度。

谢必安接着说道:佛虽有不可思议广大神通,但众生造业亦不可思议,正所谓:神通不能敌过业力,业力能障圣道,业力如枭雄,具足千奇百态,难调难伏。

按佛语所说,自作自受的果报,欲超度上升乃至减轻其业报,确实不易!超度成就必须有超度成就的条件,譬如:超度者必须具足高超圆满的德性,以虔诚之心而为亡者超度,

同时,正信的佛教对于超度的方式,跟民间习俗的信仰也颇有出入。所谓超度,乃是超生乐土而度脱苦趣的意思!

是仗着家属亲友们为其所修善业力量的感应,并不是僧尼诵经的本身有着超度的功能,乃是借着超度者的善业及诵经者的修持而起的感应。

因此,正信的佛教超度工作的主体不是僧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么亡者亦须具足背尘合觉之念,肯忏悔发露罪愆,一心一意禀持着断恶向善的意志,有浪子回头之悲切,若能如此相应,才有超度上升与减轻罪业的机缘。

若超度者具足圆满的德行,同时很悲切的为亡者超度,但是亡者不肯忏悔发露罪业,亦然背觉合尘,毫无浪子回头的意念,若如此的超度,唯恐甚难,因为超度必须有超度的条件,因缘具足,方能构成超度的事实。

超度佛事的基本步骤为,超拔亡灵,可荐亡灵上升天堂,受上天妙乐,脱离地狱之苦。为亡者做佛事,最好是在过世之后,七七四十九天之内。

通常,人在死后,若有重大的恶业,直接下堕三涂;若有众多的善业,便可立即生天;若修净业,即可往生净土。否则的话,就在四十九天之内,等待因缘成熟,随缘、随业转生。

做佛事必须具备虔诚、恭敬、肃穆、庄严的条件,最好是出家人持诵、礼拜佛经、忏仪、圣号。坛场则不可吵杂、零乱、喧哗。

他的权力近可以管理东天门,远可以管理地狱最底层幽冥界,是个权势渗透三界的大神。

在天庭是玉帝为首的六帝共治,青华大帝算其中之一。也就是说,在道教的体系中,太乙救苦天尊是天庭核心领导的一员。与他相比,太乙真人就是个小角色了。

杨卓超道:我明白了,域外天庭的老大是昊天上帝,但他却不怎么管事!其下就有六个大帝来负责处理平常的事务,他们又以玉皇大帝为尊!而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也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谢必安道:大体上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继续说说佛教超度的含义,其含义原指“超越度过”。有“脱离苦难,功德圆满,到达彼岸”之意。佛教或道教指诵经等使鬼魂脱离苦难。

一般人却把超度两字,仅拿来当做超度亡灵之说,这种言说不很正确,超度的实际意义是超越生死,共度涅盘彼岸,是名超度也!超度的对象有三点立场:

其超度流程为:观音香会、佛诞、祭祖、开光、祭祝、祈雨祈晴、开光、专门佛事、普佛、焰口、水陆法会、斋天、佛七、拜忏、水忏、大悲忏、地藏忏、梁皇忏、药师忏、净土忏,等等。

超度仪轨内容包括《金刚经》、《心经》、《佛说阿弥陀经》、佛号、大悲咒、往生咒和相关诸多密咒,等等。

这套功课,经、咒、佛号相互配合,排列巧妙有序,能惠及、利益、度脱不同根性的有缘众生。按网站超度仪轨自己发心用功即可超度亡者出离恶道,直至往生善道,最终助其生西。

佛教是相信超度作用的,不过,超度的功用也有一定的限度,超度只是一种次要的力量,而不是主要的力量。所以修善的主要时间是在各人的生前!

若在死后由活人超度死人,虽以修善的功德回向给死人,《地藏经》中说死人也仅得到七分之一的利益,其余的六分乃属活人所得。

第二卷 位面争霸 第二百七十一章 超度的奥义(上) (第2/3页)

人事方面。因为他是天庭的“大帝”级别人物,专门负责对神仙的考察与对鬼魂的特别审判。

经过太乙救苦天尊考察,某位神仙渎职,九头狮就会过去将他抓了,然后放入地狱候审。对这样的神,十代阎王是没有资格审的,只有太乙救苦天尊与九头狮可以审核。

如果有哪个人,生前做了很多好事,死后可以上天,九头狮就会去地狱把他接到天上。

九头狮来去地狱不需要与十代阎王打招呼,他一声吼,地狱之门就会被打开。所以说,太乙救苦天尊掌握了三界神仙的人事任免权与重要神仙的判决权。

阅读傲游仙凡间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