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

〖汉末独行〗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汉亡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刘辨比刘协更加有才能,刘辨比刘协的岁数更大,这两点就不是一个权臣会干的事情!

之后董卓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筹备如何能够让刘协“名正言顺”的登基称帝!

这种时候就和刘协被曹丕一点点算计着禅让一样,也不知道刘协在禅让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自己的那个可怜的弟弟!

在董卓为了刘协差点弄得身败名裂之时,在刘辨因为废立的事情惶恐不安的时候,刘协保持了沉默,和刘辨,保持了距离!

刘协登基称帝了,刘辨被废了以后被封为弘农王!

除去这些之后,董卓在政治上做的可以说相当的不错的!

当年的党锢之祸不知道诬陷了多少名士大臣无辜下狱,为何让他们忍受着滚滚骂名这般辛苦,为何要如此呢!

所以董卓亲自联络太尉杨彪,亲自为党锢之祸平了反!

《董卓传》:(董)卓乃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俱带鈇锧诣阙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以从人望。于是悉复蕃等爵位,擢用子孙。

这种记载可以说是让董卓很是正气了!

同时董卓还亲近周慎之子周毖,伍琼,原大将军府官员何颙、郑泰也成为其幕僚。董卓在幕僚们的建议下,亲近士人,征召名士,比如荀爽、韩融、陈纪等人入朝为官,其中,蔡邕成为董卓最信任的幕僚。

同时,董卓又选拔大量名士比如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张邈等人担任地方太守等要职,甚至不计前嫌,对厌恶自己而弃官而走的袁绍、王匡、鲍信等人授以太守,以示和解。

到现在这里,董卓绝对是一个良臣,大大的良臣!

只不过董卓这个家伙,政治上做的真好,但是个人性格是真的差劲!

他本身贪权好色,他麾下的西凉铁骑尤其是里面的羌氐胡人,也是有一学一!

烧杀抢掠,奸污妇女,甚至于杀良冒功这种事董卓大军也是长干!

可是纵然董卓这么多的问题,谁都可以选择杀他,唯独刘协不可以,因为刘协是董卓扶持当上皇帝的,在政治上,董卓前期做的也没有任何的错误!

事后曹操号召天下的诸侯开始围攻董卓和西凉集团,刘协再次沉默了,董卓彻底的心如死灰以及堕落,不能不说这里面有刘协的参与之因!

洛阳一把大火,长安一次禅让,刘协虽然杀死了董卓,但是他作为大汉皇帝的威严也受到了另外一次的打击!

而董卓从拥立贤良的刘协,变成想要从刘协手中接过皇位,只想要继续享乐,一个没有儿子的董卓,到底经历了多少才能有这么大的一个变化,又是有多少人,伤了他的心!

在董卓死了之后,刘协本以为自己就可以开始了亲政,但是没有想到他还是高估自己的地位了!

击杀董卓的大功臣,大汉的司徒王允大人在击杀了董卓之后,没有将政务还给刘协这个皇帝,而是自己开始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

到了这里,凭借刘协的聪慧他绝对不会还对这个世界抱有什么幻想了!

他应该想到的是,自己的实力不够,他应该做的是忍耐和积攒自己的实力以及势力,可是他没有这么做!

从小被称之为聪慧的刘协,开始了继续的沉默和怨天尤人!

终于引来了西凉的余孽,李傕和郭汜两个人带着无数西凉铁骑,再次冲到了刘协的面前要清君侧!

清君侧清的是谁,众人看着刘协和他身边的王允,这已经毋庸置疑了。

王允告别汉天子刘协,然后直接就死在了两军之间,对于这件事刘协不但沉默了,甚至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说!

这一次,刘协伤了的是对于大汉忠心耿耿的那些人的心!

但如果仅仅是这个,或许还能说刘协是因为李傕郭汜两个人的威逼不得已而为之!

但是后面,刘协是让天下人都开了眼界,对于王允被活活逼死,一言不发,一滴眼泪不落下。

对于董卓等人的追封那也是视若无睹,点头认可!

但是到了李儒那里,刘协就像是疯了一样的反对对他的追封!

或许是因为他对于自己的那个弟弟还有着愧疚吧,因为李儒毒杀了少帝,所以刘协就算被李傕郭汜拔了刀子,都坚决不同意!

最后是李傕郭汜两个人退缩了,真的就让李儒的官爵止步于此!

可是这件事让天下人再次看见了,刘协并不是不能反抗,他只是不想反抗!

这一次,天下所有对汉室还心存着幻想的人都被刘协给伤了,伤的透透的!

人都是自私的,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拼命的努力却发现自己拼命想要捂热的居然是一块万载寒冰!

也就是这个时候,刘协才真正失去了大汉最后的希望!

张济和杨奉这两个人一个西凉余孽,一个黄巾军余孽,居然是这两个将大汉推入深渊的余孽给大汉续了命!

可是这两个大汉的功臣却是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

逃出李傕郭汜两个人毒手的刘协,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袁绍,紧跟着想到的是曹操,完全忘记了杨奉和张济!

这一次,刘协断了的是所有想要在汉室之中投机的人的念想!

有了这些事情,就算曹孟德不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也不能让刘协继续在关中,更不可能自己舍弃基业陪在关中!

而去了许都之后的刘协,就像是一个青春期永远过不去的孩子一样,不断的给曹操后面煽风点火,想要给曹操一个教训!

从建安五年开始,先是下了衣带诏,让贵人董承之女去联系车骑将军董承!

然后让董承联络了左将军皇叔刘玄德,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除掉曹操!

结果一群人只会耍嘴不会办事,除了刘玄德见机特别快直接跑了之后,剩下的人就没有人能够活下来!

就连董贵人都被曹操下令绞杀了!

在董家失败之后,刘协都没有顾得上有多么的悲伤,直接找到了自己的皇后,希望伏皇后能够再次说动他的父亲将军伏完。

只可惜将军伏完是一个谨慎的聪明人,说什么都不同意帮助刘协!

但就是这个样子,在建安十九年的时候,伏完和他女儿伏皇后的事情还是泄露了!

这一次为什么泄露不得而知,是谁告密也不得而知,但是她们知道的是,伏皇后被暴怒的曹操派遣御史大夫郗虑拿着诏书,同尚书令华歆一起带兵包围皇宫搜捕皇后。

并且代替刘协直接写好了废后的诏书,就等着他盖上传国玉玺!

之后,伏皇后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还有伏完家全族全部都死了!

而这里面最可笑的是,在伏家全族呗屠杀的五年前,伏完就已经去世了!

伏完老将军辛辛苦苦了一辈子,最后死了都不得安宁,不得不说刘协和伏皇后真的是坑爹的典范了!

从建安五年到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刘协在曹操的后面是从来没有消停过!

据不完全统计,刘协平均三年各种大折腾一次,每年小动作也是不断!

从开始的政治优势,到最后面后方起火,曹操对于刘协真的是又爱又恨,到最后的咬牙切齿。

至于刘协的手段,衣带诏,堂堂正正的争权夺利,然后召集刺客刺杀曹操,在之后的让太医下毒,还有最后诬陷臣子,逼迫臣子和曹操相争!

手段是越来越低下,让天下之人对于刘协的印象也是越来越差了!

整体来说,汉献帝刘协聪慧异常,也的确是一个颇有权谋的帝王,但是他终归没有受过正轨的帝王教育!

甚至于在早年的时候,也是在他的祖母董太后养成的,说实话,宫中女人养大的孩子有足够的小聪明!

但是没有足够的雄才大略,在盛世之中或许他能造就中兴之势,但是非常不幸运的他生在了乱世之中,这种小聪明只能加快大汉王朝的灭亡。

用当初曹孟德说袁绍的一句话,见大义而惜身,见小利而亡命!

作者一直觉得对于刘协的诸多评价,应该是东晋大臣,陈郡袁家的名士袁山松说的是最好的。

献帝崎岖危乱之间,飘薄万里之衢,萍流蓬转,险阻备经,自古帝王未之有也。观其天性慈爱,弱而神惠,若辅之以德,真守文令主也。曹氏始於勤王,终至陷天,遂力制群雄,负鼎而趋,然因其利器,假而不反,回山倒海,遂移天日。昔田常假汤、武而杀君,操因尧、舜而窃国,所乘不同,济其盗贼之身一也。善乎!庄生之言: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信矣。)

刘协不管心里怎么想,不管他想的是什么,都不能否认,从今天开始大汉王朝已经从这个世界消失了!

“父皇,皇祖母,弟弟…弟弟…朕不再是皇帝了啊,弟弟,朕对不起你啊!”

当四下无人的时候,刘协亲自将所有的门窗都好好的关好!

然后突然就嚎哭了起来,他只想到了自己的皇祖母。

当初董太后一个女人,辛辛苦苦的将自己养的这么大!

自己没有人教导学时,也没有那么多的老师和师傅教导他文武艺!

他弟弟从小有大儒在旁教导学识,有天下第一的刺客和剑士王越教导他剑术!

可是他,只有自己的皇祖母!

自己的父皇还要平衡朝堂之中的各种事情和朝堂之中的各个势力!

他的皇祖母是他幼年里最爱护他,最在乎他的女人,也是他的恩人,亲人,师长!

刘协从小就听自己的祖母告诉自己,告诉自己一定要当一个好皇帝!

只可惜,自己却做了亡国的君王!

他刘协,对不起自己的皇祖母,对不起自己皇祖母的敦敦教诲!

自己的皇祖母之后,他想到了自己的那个可怜的弟弟!

自己的弟弟死的时候只有十五岁!

所有人都说,少帝刘辨软弱不堪,少帝刘辨性格太过柔和!

但是刘协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甚至在刚刚到达长安的时候,他都可以说是一个莽撞不懂事的愤青!

在长安外他成功救驾,但是最后回到了长安却被要求回避,让他十分的气氛,甚至破口大骂!

陈志《董卓传》裴注引《英雄记》:(董)卓骂(崔)烈曰:“昼夜三百里来,何云避,我不能断卿头邪?”

以及他因为皇帝收到了惊吓而气的大骂群臣这也有明确的记载!

陈志《董卓传》裴注引《典略》:(董)卓曰:“公诸人为国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国家播荡,何却兵之有!”

他开始了和董卓争权夺利,开始了他的自私自利的生涯!

董卓麾下有很多羌氐胡人士卒,再加上董卓本身就贪图享受还有好色,所以他麾下的士卒也有很多恶习,这一点没有办法洗刷!

但是董卓另外一个方面他做的那是相当的好相当的漂亮!

董卓没有三国演义里写的那么混蛋,他本人是一个很敬佩也很惧怕世家名士的。

当初袁绍和他动了刀子,但是因为袁绍是袁槐的孙子,加上袁绍本身的名望,他就将袁绍给放了!

刘协和他弟弟刘辨两个人从小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刘辨老实木讷,刘协更加的聪慧,但是刘辨对他是真的不错!

少帝继位的时候立刻被封为渤海王!

这个时候朝廷大权可是再何太后和她哥哥何进兄妹两个手中!

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但是刘协能够活下来绝对是刘辨出了大力气!

当初刘协有危险的时候,刘辨是如何帮助保护他的,而这个时候,刘协任凭刘辨离开无动于衷。

最终,刘辨在一年之后,被一杯毒酒直接送下了地府转世投胎!

这一件事上面,他可以说寒了那些宫女太监们的心!

之后在董卓给董太皇太后报仇的时候,将何太后毒杀,将何苗从坟地里刨出来鞭尸,这些让刘协大为痛快的事情,刘协再次保持了沉默状态!

可是当董卓开始揽权的时候,他完全不管自己才是一个被董卓拥立上位的皇帝!

可是在出现大危难的时候,刘辨依旧没有忘记刘协,虽然这个时候在将他带在自己的身边也没有什么卵用了,可是刘辨这是一种态度。

再看看刘协,董卓出兵的时候,刘辨被吓得说不清楚话,但是刘协却是侃侃而谈,这除了说明刘协很有才能之外,也不得不说刘协很有野心!

果然如他所料,董卓因为他和自己都和董家有关系…董卓至少自己认为自己和董家是有关系的!

所以就想着废了刘辨而立才能更加好的刘协为皇帝!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句,董卓日后怎么样暂且不说,至少这个时候,董卓绝对是大汉的忠臣的。

刘协的祖母董太后,也是当时的太皇太后直接就被何皇后给毒死了!

再加上毒死王美人王荣的先例,何太后绝对是不会放过刘协这个当时没有任何势力的家伙的!

但是刘协活下来了,而且还被封为了大汉的渤海王。

至于这里面是不是有刘辨的功劳,可以看看西汉时候刘如意的往事!

《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九》: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使者三反,赵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吕后大怒,乃使人召赵相。赵相徵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

所以说,其实曹丕真的不在乎这个,刘协我不配让曹丕为了他去如何如何!

刘协年幼的时候的确是非常的聪慧,但是随着他的长大,他做的事情越来越过分,越来越离谱,也越来越让人伤心!

先是刘协的出身,刘协不是嫡长子出身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的生母是被何皇后毒杀的王美人,虽然事后被追封为怀灵皇后,但是这改变不了刘协不是皇室嫡子的身份!

因为他从小被董太后收养,所以被人称作董候,同时也被众人认为是董家的皇子!

当初吕后想要杀赵王刘如意,汉惠帝仁慈不忍伤害,在刘如意进京之前就冲到了霸上将刘如意带走!

一路和他同吃同住,说什么也不离开,这才让刘如意多活了一阵子!

而再看看史书之中关于刘辨和刘协两个人的记载。

刘辨几乎也是和刘协同吃同住,一直将他带在自己的身边不松开。

这才给了刘协活命的机会,若是没有刘辨的拼命保护,就凭着何家那兄妹俩,什么事是他们两个不敢干的!

第二百二十九章大汉亡 (第2/3页)

但是无论事前事后都没有得到曹丕的清算,及时曹丕十分愤怒也没有清算他!

另外关于苏则,作者觉得曹丕会这么的愤怒完全是因为和他一起哭丧的是曹植!

还有太多曾经义正言辞说着忠于大汉的臣子在曹丕麾下得到重用!

刘廙,刘晔这都是汉室宗亲,然后也是在曹丕的时代得到了真正的重用!

阅读汉末独行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