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

〖汉末独行〗

第二百三十三章 孙刘之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一声“噫!飞死矣。”道出了刘玄德的多少无奈和心酸,或许到了晚年,刘关张三个人各自奔赴了远方,或许是因为经历了太多太多,他们三个人已经不像之前一样,日日夜夜能够在一起了。

但是这么多年的感情,又哪里是一声“二弟,三弟”,一声“大哥”能够说得清的。

关羽为了刘备在荆州独自守护了足足七年之久,七年的时间,曹仁和吕蒙不知道和关羽打了多少次,刘备攻入西川需要从荆州调拨兵马,孟达攻打上庸需要从江陵调走兵马。

关羽麾下有谁,没有长成的廖化,没有准备好的马良和辩士伊籍,一个儿子关平,一个本地籍籍无名的都督赵累罢了,便是这个样子,关羽仍然守住了荆州足足七年。

所有都说关羽大意失荆州,那谁又在乎刘玄德带兵走了这么多年,多少人觊觎荆州这么一个地方,关羽就因为一句大哥,在荆州给刘备守了足足七年的后路。

虽然他实力还是不足,但是他的连战连胜让大军从酸枣聚集之后正式出发了,董卓也只能退守长安,火烧洛阳用来拖住诸侯的联军。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孙坚强的有些过分了。

而刘备要出兵江东,若是想要抢回荆州,甚至夺下整个江东,那么这很容易就会成为一场灭国之战,这很重要,先锋必须要好好选择。

吴匡当初是大将军何进麾下的大将,吴班想来英勇异常,豪侠之气更是威名赫赫震西川,有吴班为先锋,想来对付前面的一些磕磕碰碰是十分容易的,也能够给大军找到合适的落脚点。

至于冯习,这是刘备的老将了,冯习和张南两个人,才华未必有多么的强,但是他们是自己现在真正的心腹,有他们看着吴班,也能更好的控制住先锋大军,省的出现孙坚的事情。

一才华大将,一忠心耿耿,这两个人的搭配,十分合适!

而这个搭配也得到了众多大臣的认可,除了两个人。

蜀汉丞相诸葛亮,蜀汉大将,赵云。

和态度更加谦和温婉的诸葛亮不同,蜀汉的大将赵云向来是一个直肠子,他知道现在刘备已经决定征伐江东了,但是他还是要劝谏。

“陛下,末将请陛下莫要忘了,国贼是曹操,而并非是江东孙权,待我军灭了曹魏之后,江东孙权自然会臣服,陛下大可不必为了江东向曹氏称臣之事而为难。

另外,虽然曹操已经去世,但其子曹丕篡夺皇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愤,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等到了那个时候,远在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该放置曹魏,反而先打江东孙权。而且与江东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

赵云说的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先不说覆灭江东能不能办到,但就算是能够办到,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办到的事情,这是很要命的。

一旦这两方开始打了,曹氏直接渔翁得利那就太有意思了,就算不能打破汉中屏障,但是不代表人家不能打江东!

一旦曹氏将江东也给打下来了,那么剩下的事情,赵云真的不希望再看到了,江东一丢,西川没有了东南方向的屏障,后面是各种南中的蛮人和野兽,他们跑都跑不了!

益州和汉中的确是天险,但是天险不代表不能打下来,而且偏安一隅也不是他的性格。

但是赵云说的都已经这样了,刘备还是对他的话不屑一顾,甚至对他直接就让他闭嘴了!

“赵云!”刘备这已经是被赵云第三次顶撞了,俗话说事不过三,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不忍心对这个家伙动手,不仅仅是因为看重,更是因为赵云乃是他麾下现在唯一的擎天玉柱了。

“子龙暂且退下,此时不要再说了!”赵云的话让刘备生气归生气,但是仍然不忍心对他动手处罚,最后的最后,也不过是让他退下罢了。

赵云也是一个明白事儿的人,他知道自己要劝阻那是自己的性格,但是如果劝不动,他也不会强逼着刘备如何,他知道自己的身份。

“末将告退!”刚刚赶到的诸葛亮看着已经退出去的赵云,脸上全是无奈,对于这种点个火就走的家伙,也实在是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

当初劝说刘备不要大封群臣的时候,那是多么的坚定,怎的现在点个火然后就走了,他走了,让自己这些人怎么办?

诸葛亮来到刘备的面前之后,看着还有些许怒色在脸上的刘备,最后还是选择了沉默下去,不敢再多说什么。

诸葛亮才是一个真的懂刘备的人,他知道自从法正死了之后,是真的没有人再能够劝得住他了,老臣们有心无力,他们这些人有力却是没有办法劝阻!

当初劝说刘备登基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算是失了人心了,若是现在对孙权所在的江东不闻不问的话,恐怕....哎!

诸葛亮的心中只能是忍不住的叹息,然后朝着刘备拱手说道,“陛下,如今车骑将军遇害,我等当作何动作?”

“车骑将军遇害...朕心中难受,其他的暂且好说,那司隶校尉一职,便又丞相暂领吧,另外朕已经将吴班和冯习两个人招来,他们会为我大军先锋,为我大军出征遇山开路,遇水搭桥。”

刘备说完之后,诸葛亮也就知道了自己的指责了, 司隶校尉乃是保护京都的职责,但是现在他们在成都,不过若是有着司隶校尉,还有一个事情要做,那就是让诸葛亮留守!

想到了这里,诸葛亮的心里更加的有些紧张,法正死后,他也在想到底谁才能成为下一个谋主,自己不能说不精通兵事,但是多年来一直是处理政务和大略。

若是自己和刘备现在都离开成都,恐怕就算打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所谓大军一动,除去粮草辎重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先锋大军了,正所谓遇山开路,遇水搭桥,让大军能够正常的出动,而先锋更是大军士气的根源,若是先锋选得好,那大战自然就是不难胜利了。

可若是先锋失利了,那大军的士气可就出了大事儿了。

这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初官渡之战,作为袁军先锋的就是大将颜良,颜良带军攻打白马,结果被张辽给怼了回去,本人更是被关羽给一刀剁了首级。

最后官渡大战的时候,袁绍也想要一鼓作气,但是先是先锋颜良,然后是副先锋文丑,先后被杀,最后袁绍的大军想要动却也不敢轻动,毕竟士气不足,太容易被曹军麾下的勇将带着精锐突袭了。

有了反面教材自然还有正面教材,那就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江东猛虎孙文台一人一刀直接冲出了南阳,带着江东子弟差点一个人就将董卓给掀翻了。

若非是刘备知道之后,要和刘巴翻脸给张飞找到了理由和面子,恐怕张飞最后那些面子在益州就丢光了,同样是被世家士子所不喜欢,为什么荆州和益州两地的士子没有人敢当面侮辱关羽,便是费诗这种清谈之事,对于关羽也都是这样,只敢哄着,不敢说一句硬的。

因为张飞,益州,荆州世家变得倨傲,因为关羽,两地世家都变得怂了起来,一个去荆州传令都准备好棺材的人,不得不说文人士子之间的确是有些欺软怕硬。)

刘备因为张飞之事,确实是伤心不已,但是伤心归伤心,出征江东之事可还是不能少的。

“去将吴家的吴班找来!”刘玄德正在拟定大军人马,最后敲定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吴家的吴班,这个吴匡之子,颇有大将之风的吴家旁系子弟!

同时刘备在让人召唤吴班之后,想了一下还是有些不放心,便再将第二个人也招来了,“去将冯家的冯习也招来,让他们两个人一起前来此处见朕!”

而这个时候,范强和张达两个人已经早就不知所踪了,众多大军将校在知道这一件事的时候,众人都是懵的。

阆中都督张飞,那可是护卫成都的为重要的几道屏障之一,也必须是刘备实打实的亲信,但是现在这个亲信就这么死在了自己的营帐之中。

“查,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张飞的副将能做的就只有查明真相了,便是前去成都告诉刘备,他现在都不敢。

蜀汉的皇帝陛下刚刚下令要出兵荆州,并且张飞更是一路主帅,现在张飞还没出征就没了,这有些太过分了。

等到查清范强和张达两个人的时候,那副将已经完全找不到他们两个人的踪迹了,只知道他们一路从江州去了江东,而且似乎还有人接应!

不要说什么联合江东,江东是刘玄德他们想要联合就能够联合的么,这种狼子野心之辈,又能够如何。

相比于关羽,张飞更加的舒舒服服的,他只是阆中都督,虽然说阆中是守护成都的地方,但是换句话说,他的后面乃是刘备和赵云亲自坐镇成都之地,前面乃是魏延镇守汉中。

所以说张飞应该算是刘备麾下老臣之中相当幸福的了,但是这般幸福的张飞却是暴而无恩,对士子多加忍让,将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到了自己麾下的士卒身上。

《零陵先贤传》:张飞尝就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恚。诸葛亮谓巴曰:“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巴曰:“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备闻之,怒曰:“孤欲定天下,而子初专乱之。其欲还北,假道于此,岂欲成孤事邪?”

在刘巴传记之中,也记录了这件事,张飞和士子们亲近,但是很多高绝之士对于张飞却是不喜欢,但是收到了这种侮辱的事情,却是最后将这件事忍了下来。

作者甚至在读史书的时候,关于张飞死去的这一断,一直有一个很大胆的猜测。

张飞麾下范强和张达或许是真的有杀张飞的心思,甚至这个心思,除了张飞不知道,其他人就未必真的不知道,或许说,张飞的死不是因为范强和张达两个人,他的死,就是因为阆中大营之中所有人都希望他死。

都希望张飞死,所以张飞的营帐之外没有人看守,都希望他死,所以范强张达二人投靠东吴一路畅通无阻,都希望他死,所以给了范强张达两个人足足一个晚上的时间逃跑。

等到刘备知道张飞死讯的时候,他也没有追究范强和张达两个人,只是高呼了一声,“噫!飞死矣。”

或许年老成精的刘备也已经知道了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许他也知道了自己的这个义弟张飞到底是因为什么死的,这个从来不听自己劝导的弟弟到底是以你为什么死去的。

得到了这个消息,那副将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将这个锅放到江东的身上,这才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至于江州这一路大军由谁统帅,暂时还不知道,不过这不是他要关系的事情了。

飞马将张飞遇害的消息,直接飞马报向了成都,而成都知道了这件事之后,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而成都之主,蜀汉之主刘备刘玄德,看到了张飞身死的时候,也是不由的愣住了,最后无奈的叹息了一声。

(在历史上关于张飞的死,也是有着太多的问题和疑点了。

《三国志·张飞传·》:章武元年,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策曰:“朕承天序,嗣奉洪业,除残靖乱,未烛厥理。今寇虏作害,民被荼毒,思汉之士,延颈鹤望。朕用怛然,坐不安席,食不甘味,整军诰誓,将行天罚。以君忠毅,侔踪召、虎,名宣遐迩,故特显命,高墉进爵,兼司于京。其诞将天威,柔服以德,伐叛以刑,称朕意焉。诗不云乎,‘匪疚匪棘,王国来极。肇敏戎功,用锡尔祉’。可不勉欤!”初,飞雄壮威猛,亚於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

对于张飞死去的这一段,倒是真的有详细的记载,但是越详细,漏洞就越多!

范强似乎是被这一幕给弄蒙了,只知道不停的点着头,然后一副听从张达吩咐的模样。

“走吧!”张达冷哼了一声,然后随手撤下一块床布,将张飞的头颅包裹了起来,最后看了看手中的“新亭刀”,实在是舍不得将这把宝刀扔在这里,便也裹了裹,和那颗头颅一起背在了自己的身上。

两个人就这么快速的消失在张飞的中军大帐,同时也快速的从阆中大营之中离开。

毕竟范强乃是张飞亲将,但是张达可是阆中的斥候将,有张达在,打着斥候的旗号出营这并不算难。

两个人就这么消失在了夜色之中,而张飞的亲卫最终是在第二天的清晨才来鼓足勇气叫张飞起来吃饭的时候,才发现这件事的。

张飞麾下将校并不算少,而范强和张达两个人更算不得他什么亲信,能够在出征前夕,这么简单的到达张飞的大帐,然后将张飞的脑袋给带走了,这种事情,根本就是没有逻辑的!

换句话说,张飞没有亲兵么?主将死亲兵陪葬,就算是保护了都会被杀,更何况这种被暗杀的,所以范强和张达两个人之中一定有一个就是张飞的亲将!

但是这又说不通了,如果说范强和张达有张飞的亲将,那么他们两个能够支出张飞身边的亲兵,但是他们为什么要对张飞动手?

张飞对士卒暴而无恩,但是他敬畏士人,而且他对将校并没有说太坏的记录,就算他对将校也很不好,但是让他对自己的亲将不应该也是一直虐待甚至鞭打,因为非亲信,当不得亲将!

再说出营,一营主将没了,大半夜的背着张飞的脑袋,甚至还有可能带着一身的血污,从大营之中光明正大的走出去,甚至在消失之后,还能在第二天就被人将所有的真相查明。

第二百三十三章孙刘之动 (第2/3页)

血箭飞出,然后张飞那震天的呼噜声,终于停下来了。

而只是昨晚这简简单单的一件事的范强和张达两个人,却是直接开始大口喘着粗气,一副自己已经要不行了的样子。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他们刚刚斩杀的那个人乃是闻名天下的勇将,堪比关羽的熊虎之将张飞张翼德,便是现在年纪大了,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打得过的。

“呼~”稍微喘息了一会儿,张达最先站了起来,然后一把将范强也拽了起来,看着已经一刀两断的尸体,脸色阴沉的说道,“好了,我等现在可以走了,若是等到明天别人发现了,我等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阅读汉末独行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